羅便臣在社會建設上的一大貢獻是興建了薄扶林水塘。
香港開埠初期,市民主要飲用天然的山水 (來自附近山澗、溪流) 和井水
(市民自行開鑿地下水井,將水取出)。據張連興表示,當時香港仔的瀑布灣和山頂、薄扶林村的瀑布、上環水坑口的坑水,皆是市民日常的食水來源。
然而,隨著城市逐漸發展,人口迅速增加,天然水源已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加上地下井水容易受到細菌污染,引發各種疾病
(例如痢疾)。港英政府於是開始想辦法另覓潔淨的水源,以解決當務之急。
礙於香港可供開發的土地有限、天然的食用水源不足,羅便臣就任港督後,主張興建水塘,儲存天然水,將水進行加工過濾後,再供應給市民飲用。1859 年 10 月
14 日,港府懸賞 1000 英鎊,公開徵求水塘設計圖則。時任英國皇家工程部文員的羅寧 (S.B.
Rawling),其優良精細的設計,最終獲得港府選中,予以落實。
羅寧的構思大致如下:
(1) 利用薄扶林山谷的形勢,蓋建水壩攔截薄扶林谷地的雨水,並將之儲存、過濾。
(2) 安裝引水管,把水輸往半山區般咸道的儲水池,再分別供應各區。
而按照羅寧最初的建議,其包括建造:一個 3,000 萬加侖的儲水庫、一條直徑 10 吋長 17,400 英尺 (從薄扶林水塘,經羅便臣道到般含道)
的引水管、兩個儲水池、連接儲水池的輸水系統,以及 30 個供水點和 125 個滅火龍頭,合計耗費 23,417 英鎊 (港府當時已撥款 25,000
英鎊落實興建水塘)。
1860 年年底,港府正式在薄扶林動土。1863 年,水塘落成,名為「薄扶林水塘」。這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一座人工水塘。
可惜的是,建造開支的縮減令「薄扶林水塘」的儲水量從原先擬建的 3,000 萬加侖大減至 200 萬加侖,食水問題始終無法被徹底解決
(當時全港每天的用水量為 50 萬加侖)。有見及此,港府旋即展開「薄扶林水塘」擴建工程。經擴建後,水塘的儲水量增加至 6,800 萬加侖,集水區則擴展至 416
英畝、自此以後,水塘每天可輸出高達 200 萬加侖的食用水 (擴建工程全面完成時,羅便臣已卸任)。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所謂「供水點」,其實只是在街上裝置水龍頭 (俗稱「水喉」),用戶需自行前往街上取水。
根據當時政府的規定,每戶每人每日只供應 6 加侖水。凡使用超過 6 加侖的用戶,需另付水費。水費往往附加在差餉內 (差餉內的 2%
即是水費),一併繳納,最後轉交水務局。
「薄扶林水塘」的興建,反映港英政府懂得因地制宜、接納他人優秀的建議。港英政府在「防患於未然」上誠有做到不足的地方,但在有效對治已然出現的問題上,其明顯有異常出色的表現,這是今天的港共政府所欠奉的。
要進行有效的管治,關鍵不在於長時間遠距離的規劃,而在於急市民所急,為人民當下的福祉打算。蘇俄的「五年計劃」、毛澤東的「超英趕美」可謂極盡長遠規劃之能事,但換來的結果卻是大飢荒、大量人民的不正常死亡。反觀英國對香港的管治,儘管其經常「後知後覺」,港英政府卻每次皆能予以適切的補救,化險為夷。興建「薄扶林水塘」以解決食水不足的問題即為其中一個顯明的例子。
「薄扶林水塘」建成後十年,港府決定在大潭谷興建第二座水塘 -「大潭水塘」,以進一步改善食水供應問題。「大潭水塘」後來在香港保衛戰 (發生於 1941 年)
中成為日軍著力控制的地方,由此可見「大潭水塘」對香港的重要。
[主要參考資料]
1.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