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西方教會亦逐漸進入香港興辦教育,成立教會學校。香港教育自此不再單靠南來的名門望族提供。
最早來港辦學的教會團體是馬禮遜教育協會 (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該會於 1835
年在廣州成立,用以紀念第一位前往中國傳教的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1842 年 11 月,馬禮遜學堂 (前身為 1839 年在澳門創立的馬禮遜書塾)
在香港成立,由美國傳教士撒母耳‧羅賓斯‧布朗 (Samuel Robbins Brown)
營運。這是香港首間教會學校,也是香港第一間英文書院。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的容閎,幼年便曾經在此就讀。
又 1841 - 1858 年期間,來港辦學的教會團體包括:美國公理會、英國聖公會、羅馬天主教會、美國浸信會等。其中,倫敦傳道會 (屬於基督新教) 更於
1843 年把設置在馬六甲的英華書院移至香港,由漢學家理雅各 (James Legge,1815 年 12 月 20 日 - 1897 年 11 月 29 日)
出任校長。理雅各後來成為教育諮詢委員會 (The Board of Education) 主席,推行《教育革新計劃》,中央書院 (Government
Central School,今皇仁書院) 的成立,肇源於此 (「官學生計劃」的構思亦來自理雅各)。
1860 年以後,教會學校的數目進一步增加。今天我們熟悉的聖若瑟書院、拔萃女書院,便是在這一時期創辦的
(聖若瑟書院的前身是聖救世主書院,拔萃女書院的前身則是曰字樓女館)。
教會在香港辦學,最初只是為了傳教和培養傳道人員。可是,它無疑對香港日後的教育發展帶來重大的影響:
第一,受教育的學童自此不再囿限於男性
(南來的名門望族普遍帶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加上科舉考試只准許男性應考,進入書塾讀書的學童因而僅囿限於男性),女童亦可以進入學校接受正規的教育
(這和基督宗教主張「人人皆是上帝之兒女」有關)。
第二,教學內容不再局限於中國傳統的《四書》《五經》,而兼及英文、天文、地理、算學等。
我們可以說,香港教育之日趨於男女平等、現代化,教會實在付出不少心血。
補充一點,為了減少華洋溝通時不必要的誤會,教育委員會在 1858
年鼓勵推行普及的英語教學。當時,英文書院全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採用英文課本。至於中文書院,其亦須把英語列作必修科。英語教學在 97
主權移交後才被母語教學取代。
[主要參考資料]
1. 王齊樂,《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
2. 葉國華,《維港故事:獨掌難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