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便臣對香港教育的發展貢獻極大。有關他這一方面的事跡,筆者將另文詳談。
不過,在交代羅便臣的貢獻之前,我們宜先了解開埠前至殖民地初期香港教育的狀況。
本文將集中簡介開埠前南來氏族在香港辦學的情況。
鄧符協與力瀛書院
早在英國人管治香港之前,今天的新界地區已經有不少學校。
最早見於歷史記載的學校是位於元朗錦田雞公嶺 (舊稱桂角山) 的力瀛書院,清人王崇熙著《新安縣誌‧山水略》有以下一段記載:
桂角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多產桂,兩山競秀如角,一名龍潭山,宋鄧符協築力瀛書院講學於其下,今基址尚存。
該書院由北宋進士鄧符協於 1075 年 (即神宗熙寧八年) 建成。除了正式學舍外,書院還設有書樓 (用以收藏中國古典書籍)、客館、學田
(繼承中國古代「耕讀傳家」的精神) 等。
近人王齊樂指出:
由於鄧符協的努力興學,致使當時錦田的文化大盛,成為地方上文化和教育的中心。
觀乎力瀛書院成立後錦田附近各大小鄉村紛紛設立書院、書室等,可見王氏所言非虛。
值得一提的是,屏山、新田 (與錦田同位於元朗) 等地,文風亦甚旺盛。而鄧符協正是新界五大氏族之一 - 錦田鄧氏的先祖。
氏族、科舉與教學內容
今天的新界地區,當年是中原氏族的避難所
(主要逃避中原的政治動亂)。中原氏族多接受「耕讀傳家」的觀念,他們因而高度重視族中子弟的教育,並鼓勵族人參加科舉考試
(新界地區當時屬於廣州府新安縣的管轄範圍,中原氏族的子弟因而有應考科舉的資格),以光耀門楣。
而南宋以後,科舉一律以儒家的《四書》(即《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取仕,考生答題則須寫八股文。為了應付考試的需要,位於錦田、屏山、粉嶺、大埔、新田、上水等地的書院、書室,著力教導學生《四書》、《五經》、八股文,以及一些基本文字
(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為課本)。氏族、科舉、教學內容的相互緊扣,於此可見一斑。
學校的種類
王賡武表示,開埠前香港的學校是跟隨中國古代的辦學模式建立的,屬於私學的一部分。而這類私學又可被細分為三大類:
1. 富有人家聘請教師在家中教導子弟,稱為「家塾」;
2. 教師在自己的家門教導學生,稱為「塾館」或「教館」;
3. 地方氏族開辦的學塾,稱為「私塾」或「義塾」。
位於今天新界地區的學校,主要屬於第 3 類。
港島上的學校
香港島的居民雖以漁民和商人為主,但居住在島上的名門望族亦有不少。
他們在島上興建學舍。據統計,1841
年之前,全島已有五所私塾。這些私塾每所只有一位教師,學生人數和班級則沒有嚴格規定。教師會直接向學生收取脩金,而私塾採用的教材主要是中國傳統的啟蒙課本。
直至 1843 年,港島赤柱、石排灣、黃泥涌、香港仔等地所開辦的私塾已多達八至十所。
結語
開埠前香港的教育主要由南來的氏族大姓提供。不論是學校的經營模式,還是所使用的教材,其無不擷取自中原的書院辦學傳統,以及儒家經典。據此,我們不妨說,開埠前香港的教育帶有極濃厚的中華色彩
(「讀書只為了考試」的功利觀念亦由此植根香港)。
英國於 1841 年佔領香港島後,其並未有對港島上的學校作出干預,反而繼續容許它們維持運作。1847
年,當時出任「港督」的戴維斯甚至成立「教育委員會」,展開對部份私塾的資助。儘管戴維斯的用心是藉此以安撫香港居民,其做法卻令受資助的私塾對香港早期的華人教育發揮著更大的影響力。
時至今日,仍然保存下來或留有遺址的學校包括:錦田水頭村的二帝書院、沙頭角的鏡蓉書屋、大埔的敬羅家塾、元朗的仁敦岡書室等,不少更已成為香港的法定古蹟。
[主要參考資料]
1. 王齊樂,《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
2. 王賡武,《香港史新編》。
3. 安德葛 (G. B. Endacott),A History of Hong Kong。
4. 葉國華,《維港故事:獨掌難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