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副會長兼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近日先後主張為香港青少年「補腦」,加強香港的「去殖民化教育」。這令人憂慮「國民教育」會否乘「雨傘革命」後的愁雲慘霧而死灰復燃。可悲的是,香港的大、中、小學向來接受政府資助
/ 由政府公營,民間私營的學校相對較少。一旦港共政權雷厲風行實施「補腦」、「去殖」工程,香港年青一代只怕必然遭殃,不易挽救。
然而,「香港建國」不能不以獨立、自主的年青一代作為中流砥柱。今天的教育體制既然意圖窒塞千萬莘莘學子的思想,送年青人上死路,新一輪的民間講學、成立書院
(由私人機構經營) 便應該出現,以「挽狂瀾於既倒」,為建國締造有利的思想條件。這不禁令人想起錢穆及新亞書院的創辦歷史。
且說 1949
年神州陸沉後,以錢穆為首的中國知識分子,決定南遷香港。當時,香港仍由港英政府管治。主流的教育體制因而不鼓勵年青人學習中國文化,英語亦作為日常授課、學習的第一語言。南來知識分子要在香港的教育行業發揮影響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根本上不可能。可是,錢穆等人並未因此而氣餒,他們「另闢蹊徑」,於九龍深水埗桂林街成立「新亞書院」,由商人王岳峰先生資助。「新亞書院」後來陸續接收南來的大學生
(如余英時)、知名學者,推動文教事業,其終在香港扎根,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才,為已亡之國留下一點「血脈」。
錢穆及新亞書院的創辦,正是一群國亡家破的「遺老」積極抗衡港英主流教育體制而取得成功的例子。今天主張「香港建國」的人,面對港共政府的加速「赤化」,主流教育體制繼續擔當「幫兇」的角色,他們的處境實在和錢穆等南來文人相差無幾。前車可鑑,重新提倡民間講學的風氣,聚集志同道合的人士成立書院,擺脫港共教育體制的支配,這才是「香港建國」的出路,也是年青一代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