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頓漸品第八>的記載,慧能得法後,居於曹溪寶林。至於神秀,其即在荊南玉泉寺中弘法。
由於慧能傳教於南方、神秀則弘法於北方,人因此將之合稱為「南能北秀」。又慧能主「頓悟」而神秀主「漸悟」,南北二宗遂有「頓漸之分」。學者莫知二宗之分野所在。
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南玉泉寺。於時兩宗盛化,人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
不過,對於「頓漸之分」,慧能似乎並不苟同。慧能認為,「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頓漸」並非就教法而言,乃是就人之悟性而言。
師謂眾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神秀方面,其徒眾雖多譏笑慧能不識一字,神秀本人卻始終對慧能予以尊重,且鼓勵徒眾往曹溪問學。
然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祖師不識一字,有何所長?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諸人,毋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
有一日,神秀派遣門人志誠前往曹溪聽法。
一日,命門人志誠曰:汝聰明多智,可為吾到曹溪聽法。若有所聞,盡心記取,還為吾說。
志誠至曹溪,「隨眾參請,不言來處」。慧能見狀,向眾人道:「今有盜法之人,潛在此會」,志誠才上前禮拜,將「奉命往曹溪聽法」一事的前因後果具陳出來。
志誠稟命至曹溪,隨眾參請,不言來處。
時,祖師告眾曰:今有盜法之人,潛在此會。
志誠即出禮拜,具陳其事。
慧能進而引志誠說出神秀教法,即「住心觀淨,長坐不臥」,破之以「住心觀淨,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
師曰:汝從玉泉來,應是細作。
對曰:不是。
師曰:何得不是?
對曰:未說即是,說了不是。
師曰:汝師若為示眾?
對曰:常誨大眾,住心觀淨,長坐不臥。
師曰:住心觀淨,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
「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志誠由是大悟。
志誠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師處學道九年,不得契悟。今聞和尚一說,便契本心。
志誠繼續向慧能討教。慧能詢問他神秀平常如何解說戒、定、慧等。志誠答曰:「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
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為教示。
師曰:吾聞汝師教示學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與吾說看。
誠曰: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彼說如此,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
慧能不同意神秀的解說,以為「不可思議」,只可「勸小根智人」。
按照慧能的理解,真正的戒、定、慧是「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
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
志誠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何更別?
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聽吾偈曰: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誠聞偈,悔謝,乃呈一偈曰:
「五蘊幻身,幻何究竟?迴趣真如,法還不淨。」
師然之。
此法乃就「大根智人」而言。
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
其可助人彰顯般若智,使心「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且覺悟「自性」(「自性」又名「佛身」、「菩提涅槃」、「解脫知見」)。
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
卻無一法可立。
志誠再拜啟師曰:如何是不立義?
師曰:自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
志誠聽畢慧能之解釋,不禁心悅誠服。其竟「願為執侍,朝夕不懈」,自此改投慧能門下。
志誠禮拜,願為執侍,朝夕不懈。
另外,有一張行昌,曾受北宗門人叮囑,刺殺慧能。
僧志徹,江西人,本姓張,名行昌。少任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忌祖師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刺師。
慧能懂得「心通,預知其事」。他不但未有責怪行昌,反而「置金十兩於座間」,待行昌取自己的性命。
師心通,預知其事,即置金十兩於座間。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
行昌加害慧能不得。其最後被慧能感化,「投僧出家」。
師心通,預知其事,即置金十兩於座間。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行昌揮刃者三,悉無所損。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負汝金,不負汝命。行昌驚仆,久而方蘇,求哀悔過,即願出家。師遂與金,言:汝且去,恐徒衆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行昌稟旨宵遁,後投僧出家。具戒精進。
行昌後來曾向慧能問及「有常」、「無常」義。
一日,憶師之言,遠來禮覲。
師曰:吾久念汝,汝何來晚?
曰:昨蒙和尚捨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其惟傳法度生乎?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
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
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
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
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
師曰:涅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講說,無一宇一義不合經文,乃至為汝終無二說。
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示。
師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汝今依言背義,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說偈曰:
「因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猶春池拾礫。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前。非師相授與,我亦無所得。」
「志徹」一名,亦慧能為行昌所改。
師曰:汝今徹也,宜名志徹。徹禮謝而退。
慧能又收了一童子神會為座下弟子。神會日後創立「荷澤宗」,於慧能離世後在北方「大弘曹溪頓教」。
有一童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寺來參禮。
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
會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
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
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師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
對曰:亦痛亦不痛。
師曰:吾亦見亦不見。
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
師曰: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神會禮拜悔謝。
師又曰: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見自心,卻來問吾見與不見。吾見自知,豈代汝迷?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愆。服勤給侍,不離左右。
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
祖師滅後,會入京洛,大弘曹溪頓教。著顯宗記,盛行於世,是謂荷澤禪師。
對於「學道之人」,慧能提醒他們「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
他復說「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令當時不少學人欽佩。
師見諸宗難問,咸起惡心。多集座下,愍而謂曰: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諸人聞說,總皆作禮,請事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