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對吐蕃一直和戰不定。調露元年(己卯,公元六七九年)二月,壬戌,吐蕃贊普逝世,其子器弩悉弄(只有八歲)繼立。
二月,壬戌,吐蕃贊普卒,子器弩悉弄立,生八年矣。(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二)
吐蕃國人初欲立器弩悉弄的弟弟(六歲,當時身處論欽陵軍中)為贊普。然而,欽陵反對,其於是與薩若共立器弩悉弄。
時器弩悉弄與其舅麴薩若詣羊同發兵,有弟生六年,在論欽陵軍中。國人畏欽陵之強,欲立之,欽陵不可,與薩若共立器弩悉弄。(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二)
高宗見吐蕃新君剛立,其打算命裴行儉乘機出兵討伐,為裴行儉諫止。
上聞贊普卒,嗣主未定,命裴行儉乘間圖之。行儉曰:「欽陵為政,大臣輯睦,未可圖也。」乃止。(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二)
西突厥的阿史那都支,為高宗所立後,自稱「十姓可汗」。其不久與吐蕃聯合,侵逼安西,唐室眾大臣頗有商議發兵討伐者。
初,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及其別帥李遮匐與吐蕃連和,侵逼安西,朝議欲發兵討之。(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二)
然而,裴行儉獨排眾議,反對向西突厥用兵。其主張把波斯王子泥洹師送返波斯。
吏部侍郎裴行儉曰:「吐蕃為寇,審禮覆沒,干戈未息,豈可復出師西方!今波斯王卒,其子泥洹師為質在京師,宜遣使者送歸國,道過二虜,以便宜取之,可不血刃而擒也。」(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二)
高宗於是命裴行儉為安撫大食使,護送泥洹師返國,冊立其為波斯王。行儉請以肅州刺史王方翼為副手,高宗允許。
上從之,命行儉冊立波斯王,仍為安撫大食使。行儉奏肅州刺史王方翼以為己副,仍令檢校安西都護。(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二)
裴行儉曾任職西州長史,當其出使波斯時,路經西州,西州的吏民於鄉郊中熱切的迎接裴行儉。行儉於是召西州豪傑子弟千餘人跟隨自己,並揚言天時方熱,未可遠行,須待天氣稍涼才繼續上路。
初,裴行儉嘗為西州長史,及奉使過西州,吏人郊迎,行儉悉召其豪傑子弟千餘人自隨,且揚言天時方熱,未可涉遠,須稍涼乃西上。(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二)
「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知悉裴行儉停留於西州,遂放寬戒備。不料,裴行儉言「天時方熱,未可涉遠,須稍涼乃西上」的真正用意正是為了使阿史那都支鬆懈,以便於施以突襲。其於是藉口畋獵,率領諸胡子弟萬人迫近都支之部落,其更乘都支不備,帶領眾人把都支擒獲。
阿史那都支覘知之,遂不設備。行儉徐召四鎮諸胡酋長謂曰:「昔在西州,縱獵甚樂,今欲尋舊賞,誰能從吾獵者?」諸胡子弟爭請從行,近得萬人。行儉陽為畋獵,校勒部伍,數日,遂倍道西進。去都支部落十餘里,先遣都支所親問其安否,外示閒暇,似非討襲,續使人促召相見。都支先與李遮匐約,秋中拒漢使,猝聞軍至,計無所出,帥其子弟迎謁,遂擒之。(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二)
都支被擒後,行儉又使計令李遮匐(都支之別帥)投降。西突厥自此不復為唐室之威脅。
因傳其契箭,悉召諸部酋長,執送碎葉城。簡其精騎,輕繼,晝夜進掩遮匐,途中,獲都支還使與遮匐使者同來;行儉釋遮匐使者,使先往諭遮匐以都支已就擒,遮匐亦降。(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二)
裴行儉囚都支、遮匐歸長安,波斯王則被安排自行回國,至於王方翼,行儉安排他留於安西,修築碎葉城。
於是囚都支、遮匐以歸,遣波斯王自還其國,留王方翼於安西,使築碎葉城。(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二)
出使波斯,其實只是一個假象、一層煙幕,行儉真正的用意,乃是智取西突厥。然此中深意,只怕高宗並未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