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死後,太子李治於貞觀二十三年(己酉,公元六四九年)六月即位,其即是後世所稱之唐高宗。高宗上任後,第一件做的事為「赦天下」。
六月,甲戌朔,高宗即位,赦天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高宗又重用李世勣。
丁丑,以疊州都督李勣為特進、檢校洛州刺史、洛陽宮留守。(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癸巳,以李勣為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九月,乙卯,以李勣為左僕射。(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以及長孫無忌。
癸未,以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無忌固辭知尚書省事,帝許之,仍令以大尉同中書門下三品。(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有一許敬宗,任禮部尚書。其日後在武后當政時極受武后所重用。
丁酉,禮部尚書許敬宗奏弘農府君廟應毀,請藏主於西夾室;從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八月,庚寅,高宗葬父親於昭陵,廟號太宗。自此以後,太宗二名,天下連言者皆需避諱。
庚寅,葬文皇帝於昭陵,廟號太宗。(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先是,太宗二名,令天下不連言者勿避;至是,始改官名犯先帝諱者。(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本來打算殺身殉葬,為高宗所不許。又四夷君長雕琢為太宗擒服者頡利等十四人之石像,列於北司馬門內,以宣揚太宗之威德。
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請殺身殉葬,上遣人諭以先旨不許。蠻夷君長為先帝所擒服者頡利等十四人,皆琢石為其像,刻名列於北司馬門內。(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高宗為人仁厚,對於濮王李泰,高宗並未有趕盡殺絕,反許其「開府置僚屬」。
十二月,詔濮王泰開府置僚屬,車服珍膳,特加優異。(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濮王李泰終得善終,時為永徽三年(壬子,公元六五二年)十一月。
癸巳,濮恭王泰薨於均州。(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對於太宗辛勞建立之對外功業,高宗亦盡力加以承繼。
冬,十月,以突厥諸部置捨利等五州隸雲中都督府,蘇農等六州隸定襄都督府。(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上以吐蕃贊普弄贊為駙馬都尉,封西海郡王。贊普致書於長孫無忌等云:「天子初即位,臣下有不忠者,當勒兵赴國討除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于闐王伏闍信更親自入朝。
阿史那社爾之破龜茲也,行軍長史薛萬備請因兵威說于闐王伏闍信入朝,社爾從之。秋,七月,己酉,伏闍信隨萬備入朝,詔入謁梓宮。(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雖然,高宗甫即位,地震便發生,壓死五千餘人。
八月,癸酉,夜,地震,晉州尤甚,壓殺五千餘人。(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可是,整體而言,帝位之傳承過程是順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