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九十五、太宗駕崩

貞觀二十三年(己酉,公元六四九年)五月,太宗駕崩。其在離世前,曾為太子故意試探李世勣,黜李世勣為疊州都督。

上謂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餘,然汝與之無恩,恐不能懷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於後用為僕射,親任之;若徘徊顧望,當殺之耳。」五月,戊午,以同中書門下三品李世勣為疊州都督;世勣受詔,不至家而去。(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跟隨太宗打天下之李靖,僅比太宗早一點離開人世。

辛酉,開府儀同三司衛景武公李靖薨。(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關於太宗之死因,一般見解主要認為太宗患痢疾而死。而由太宗臨終前,太子「晝夜不離側,或累日不食,發有變白者」,可見太子李治之仁孝,非承乾之流可比。

上苦利增劇,太子晝夜不離側,或累日不食,發有變白者。上泣曰:「汝能孝愛如此,吾死何恨!」(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太宗對長孫無忌、褚遂良、太子交代遺言後,旋即病逝。

丁卯,疾篤,召長孫無忌入含風殿。上臥,引手捫無忌頤,無忌哭,悲不自勝;上竟不得有所言,因令無忌出。己巳,復召無忌及褚遂良入臥內,謂之曰:「朕今悉以後事付公輩。太子仁孝,公輩所知,善輔導之!」謂太子曰:「無忌、遂良在,汝勿憂天下!」又謂遂良曰:「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讒人間之。」仍令遂良草遺詔。有頃,上崩。(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細按太宗遺言之內容,主要重點有三:

一、長孫無忌、褚遂良當盡心輔助太子。

二、勸太子勿以治天下為憂。

三、勿令長孫無忌為世人所讒。

為免產生動盪,長孫無忌等人決定秘不發喪。直至壬申,太宗之死訊才於太極殿公佈。隨著太宗遺詔被宣讀,太子李治即位。大唐進入另一新的歷史階段。

太子擁無忌頸,號慟將絕。無忌攬涕,請處分眾事以安內外。太子哀號不已,無忌曰:「主上以宗廟社稷付殿下,豈得效匹夫唯哭泣乎!」乃秘不發喪。庚午,無忌等請太子先還,飛騎、勁兵及舊將皆從。辛未,太子入京城;大行御馬輿,侍衛如平日,繼太子而至,頓於兩儀殿。以太子左庶子于志寧為侍中,少詹事張行成兼侍中,以檢校刑部尚書、右庶子、兼吏部侍郎高季輔兼中書令。壬申,發喪太極殿,宣遺詔,太子即位。軍國大事,不可停闕;平常細務,委之有司。諸王為都督、刺史者,並聽奔喪,濮王泰不在來限。(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李治即位後,其第一道下的命令乃是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太宗第二次征高麗因此亦未竟全功。而四夷之人聽見太宗之死訊後,莫不「慟哭,剪髮、剺面、割耳,流血灑地」,此見太宗深得四夷臣民之愛戴。

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四夷之人入仕於朝及來朝貢者數百人,聞喪皆慟哭,剪髮、剺面、割耳,流血灑地。(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