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溥撰《唐會要》,這部書保存了許多兩唐書未有記載的史實,透過其中文字,可窺貞觀初年米糧供應及米價狀況。
貞觀五年正月,朝集使趙郡王孝恭等,僉議以為天下一統,四夷來同,詣闕上表請封禪。帝手詔曰……凋殘未復,田疇多曠,倉廩猶虛,家給人足,尚懷多愧……(卷七)
據此,直到貞觀五年 (公元 631 年),全國農業生產尚未恢復正常水平,無人墾殖的田地非常多,倉貯糧食也不充盈。值得注意是,太宗對無法做到供給每家每戶足夠糧食深表愧疚,米糧供不應求,米價自然不可能回落,貞觀四年 (公元 630 年) 米斗四五錢 / 貞觀三年 (公元 629 年) 米不過三、四錢的說法不攻自破。
貞觀六年……年穀屢登。
可見轉機始於貞觀六年 (公元 632 年),農作物大豐收,令原來的供應發生轉變。
司馬光撰《通鑑》,雖言「是歲 (貞觀三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里,米斗不過三、四錢」,但在另一處,有以下一段文字:
乙巳,上謂侍臣曰:「朕有二喜一懼,比年豐稔,長安斗粟直三、四錢,一喜也……」(卷一百九十六)
溫公將太宗此番話繫於貞觀十五年 (公元 641 年) 八月,恰好和杜佑《通典》「至十五年,米每斗值兩錢」相契合。米價在貞觀十五年才大幅回落,顯然較貞觀三年為更合理。
《舊唐書・太宗本紀上》:
(貞觀元年,公元 627 年) 是夏,山東諸州大旱,令所在賑恤,無出今年租賦。
(同年八月) 是月,關東及河南、隴右沿邊諸州霜害秋稼。
此應該就是《貞觀政要》所記「霜旱為災」。太行山以東成為重災區,偏偏黃河中下游是中國歷來農業中心。
貞觀三年,《通鑑》記「大水」,但《舊唐書・太宗本紀上》有不同說法:
六月戊寅,以旱,親錄囚徒。遣長孫無忌、房玄齡等祈雨於名山大川,中書舍人杜正倫等往關內諸州慰撫。
原來並非水災,而是大旱,災情之大,竟要動用官員們去祈求上天降雨。長安附近地區亦受災情影響,故杜正倫才要去慰撫當地老百姓。
儘管記載迥異,極端氣候造成對農業的打擊則一。加上二年的蝗災、元年的霜旱,我們很難相信,不消數年時間,米糧便供應充足,米價即可回落。
嚴耕望說:「研究中古史上古史……當盡可能的利用較早期紀錄,即接近原料,或說第一二次改編的史料,不要用第三次四次或更多次改編的史料」(《治史經驗談》)
相比後出的《新唐書》和《通鑑》,《通典》、《唐會要》、《貞觀政要》的記載較可信,因其皆為唐朝時的著作 (至少據唐代官方檔案寫成)。貞觀六年以前,農業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六年以後,豐收加上義倉恢復,反映在米價上便是十五年的每斗米「三、四錢」/ 「兩錢」。然此必經過一長時間的演進,一蹴而就的急降不太可能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