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舌尖上的幽默

今天的荃灣中心增加了許多小店,有賣兩餸飯的,有賣台式食品的。然而,十多年前,小店尚未出現,福利來、大家樂壟斷,要在當中二選其一,實在非常困難。爸爸替我們買飯前,往往經歷一番「討論」,現在這些「討論」成為珍貴回憶的一部份。

大家樂近年不時轉餐牌,越轉越難吃,教人揀不落手。其中兩道堪稱「皇牌」,即永遠不會更換,一是「一哥焗豬扒飯」(簡稱「焗豬」),一是「咖喱牛腩飯」(簡稱「咖喱腩」)。爸爸買飯,遇到我們猶豫不決,無法作出決定,時常提議:「大家樂啦,焗豬、咖喱腩,一定有!」電影《麥兜故事》有一幕大排檔點餐,麥兜與麥太不斷點,侍應不斷重覆「冇魚蛋喎」、「冇粗麵喎」,爸爸說話的重覆,令我和弟弟想到《麥兜故事》中的侍應,雖然最後還是選擇不了,卻多了愉快歡樂的時光。

至於福利來,任何東西也可以點來吃,味道始終不太好,有時甚至不新鮮。爸爸提及福利來,總用帶鄉音的語調說:「一係食 fu~li~lai」,我和弟弟又是捧腹大笑。大概爸爸天生有幽默感,能從沉悶乏味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切入點,提煉出逗人發笑的笑話。台灣學者沈中元認為,「幽默是『轉念』的過程。同樣一件事情,有幽默感的人懂得正向思考。當病痛和意外來臨時,也較能應對人生的挫折與危機。幽默感是每個人都應該培養的生活態度」。弟弟於這方面亦有天份,爸爸去世前一個月,弟弟買了本 Mofusand 簿冊,「爸爸,呢隻貓係雪糕筒入面爬出黎」,引得爸爸特意去瞧瞧那本簿上的貓貓。爸爸去世,弟弟心情低落,我為人沉默嚴肅,家中少了許多歡樂。

關於福利來,還有許多值得講的趣事。

且說爸爸牙齒退化,只能吃流質食物,好一段時間,他的晚餐便是麵醬蒸倉魚配白粥,都在福利來買。人總是這樣,吃得多了,再美味的東西都會厭倦。況且,等候麵醬蒸倉魚需時,他不想我和弟弟等太久,有時會轉轉口味,選另一些小菜。印象中,他提議吃「蕃茄煮魚柳球」。不是「炒」,因為「炒」會令魚柳球變硬。「魚柳球」也不是「斑球」,「斑球」外層的炸粉他咀嚼不到。這就麻煩了。更要配白粥而不是飯,有時我照爸爸原話點餐,頗感尷尬。儘管我知道爸爸牙齒不佳才會吃得如此刁鑽,如此點餐確實有點滑稽和奇怪。幸好沒多久爸爸嫌福利來的白粥太稀,「好似水咁」,他自行出外購買。

弟弟回憶最後一次拍著爸爸的肩膊,向街外人介紹「他是我的爸爸」,是在福利來門口,爸爸當時正為我買飯。爸爸從深切治療部移往普通病房的第一晚,弟弟拿著 Mofusand  雨衣貓公仔,逗爸爸笑「佢係雪糕筒入面爬出黎架」。情境不同,同一地點,同一番話,感受迥異。現在我看到福利來、家中的雨衣貓公仔,總感到一陣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