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 星期二

我看牟宗三哲學之二

牟宗三另一哲學貢獻,是用「一心二門」的理論架構解決了科學與人生的問題。

這裡需交代一些背景。1923 – 24 年,中國學術界爆發了一場有關「科學與人生觀」的爭論,簡稱科玄論戰。胡適、丁文江等主張科學能解決人生觀問題,被稱為科學派。張君勱不同意,重申科學解決不了人生觀問題,科學可解決客觀、邏輯、分析、因果、普遍的問題,人生觀卻是主觀、直覺、綜合、自由意志、個體的問題。張與牟宗三是戰友,同簽<中國文化與世界>宣言,如何安頓科學與人生觀,乃牟念茲在茲。

在研讀佛家哲學的過程中,牟氏發現空宗有真俗二諦的觀念。佛家教人湼槃寂靜脫苦海,固然是真理,叫做真諦。但佛畢竟在世間,要生活,用禪宗的話就是運水搬柴,如何運水不致倒瀉,搬柴最好用什麼工具,佛也要知曉,這些都是道理,雖講不上真,卻是在這如幻如化的世界過活所不能缺少的,它們是道理,故名諦,卻是俗世的,故云俗諦。真諦好比人生哲理,俗諦好比科學知識,二者各自成理,同為心所覺知。

不過,從根本處看,人生哲理是較科學知識高一層的。因寡頭、無約制的科學知識可以被濫用,必須先有人生哲理來作一番指導,科學知識才對人類社會有益無害。那麼如何論證人生哲理較科學知識高一層?牟宗三借助了《起信論》的思考。《起信論》是華嚴宗的理論根據,簡言之,心本來清淨,開一切佛法,卻因無明介入而開種種生滅污染現象。真諦因此來自清淨心,俗諦是清淨心被無明染污的產物,是暫時的,非恆久的。以此架構處理科學與人生觀,儒釋道種種義理是由人的主體直接開出,至於科學知識,只是主體局限自己從事認知區分方才生起,牟宗三稱之為「坎陷」。科學知識是心「坎陷」而來,猶如染污法與俗諦是清淨心被無明覆蓋所致。對佛家的消化,令他有理論資源回答前人留下的哲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