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8日 星期二

說《神鵰》之五

關於楊龍二人隱居後的事跡,《神鵰》未有交代。然而,透過《倚天屠龍記》的零星記載,我們仍可粗略猜測個大概。

《倚天》第二十七回記滅絕師太一番話:

滅絕師太將口唇附在她的耳邊,低聲道:「你已是本門掌門,我得將本門的一件大秘密說與你知。本派的創派祖師郭女俠,乃是當年大俠郭靖的小女兒。郭大俠當年名震天下,生平有兩項絕藝,其一是行軍打仗的兵法,其二便是武功。郭大俠的夫人黃蓉黃女俠最是聰明機智,她眼見元兵勢大,襄陽終不可守,他夫婦二人決意以死報國,那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赤心精忠,但郭大俠的絕藝如果就此失傳,豈不可惜?何況她料想蒙古人縱然一時佔得了中國,我漢人終究不甘為韃子奴隸。日後中原血戰,那兵法和武功兩項,將有極大的用處。因此她聘得高手匠人,將楊過楊大俠贈送本派郭祖師的一柄玄鐵重劍熔了,再加以西方精金,鑄成了一柄屠龍刀,一柄倚天劍。」周芷若對屠龍刀和倚天劍之名習聞已久,此刻才知這一對刀劍竟是本派祖師郭襄女俠的母親所鑄。

滅絕師太又道:「黃女俠在鑄刀鑄劍之前,和郭大俠兩人窮一月心力,繕寫了兵法和武功的精要,分別藏在刀劍之中。屠龍刀中藏的乃是兵法,此刀名為『屠龍』,意為日後有人得到刀中兵書,當可驅除韃子,殺了韃子皇帝。倚天劍中藏的則是武學秘笈,其中最為寶貴的,乃是一部『九陰真經』,一部『降龍十八掌掌法精義』,盼望後人習得劍中武功,替天行道,為民除害。」周芷若睜著眼睛,愈聽愈奇,只聽師父又道:「郭大俠夫婦鑄成一刀一劍之後,將寶刀授給兒子郭公破虜,寶劍傳給本派郭祖師。當然,郭祖師曾得父母傳授武功,郭公破虜也得傳授兵法。但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郭祖師的性子和父親的武功不合,因此本派武學,和當年郭大俠並非一路。」滅絕師太又道:「一百年來,武林中風波迭起,這對刀劍換了好幾次主人。後人只知屠龍寶刀乃武林至尊,唯倚天劍可與匹敵,但到底何以是至尊,那就誰都不知道了。郭公破虜青年殉國,沒有傳人,是以刀劍中的秘密,只有本派郭祖師傳了下來。她老人家生前曾竭盡心力,尋訪屠龍寶刀,始終沒有成功,逝世之時,將這秘密傳給了我恩師風陵師太。我恩師秉承祖師遺命,尋訪屠龍寶刀也是毫無結果。她老人家圓寂之時,便將此劍與郭祖師的遺命傳了給我。我接掌本派門戶不久,你師伯孤鴻子和魔教中的一個少年高手結下了梁子,約定比武,雙方單打獨鬥,不許邀人相助。你師伯知道對手年紀甚輕,武功卻極厲害,於是向我將倚天劍借了去。」

我們嘗試按時序排列各關鍵大事:

1. 楊過把玄鐵重劍贈送郭襄。

2. 黃蓉把玄鐵重劍熔了,加以西方精金,鑄成一柄屠龍刀,一柄倚天劍,藏有《武穆遺書》、《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掌法精義》,以待後人用來驅除韃子,光復河山。

3. 靖蓉把寶刀授給兒子郭破虜,寶劍傳給郭襄。

4. 襄陽城破,靖蓉殉難,破虜隨父母而亡,郭襄僥倖逃脫。

有幾個問題值得追問:

a. 楊過因什麼緣故與靖蓉夫婦重見?

按《神鵰》脈絡,楊過、小龍女早有共識,以後不再涉足江湖事,隱居活死人墓。縱使楊過為了一些原因不得不見靖蓉夫婦,小龍女斷無不阻止之理?又楊過在故事尾聲,明顯極重視妻子感受,他怎敢違逆小龍女意思,離墓外出?此為一大疑點。

b. 楊過何時贈劍郭襄?

獨孤求敗曾云:「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楊過能將玄鐵劍放下,另交他人,其必在四十歲後,換言之,他和靖蓉夫婦見面,亦應在四十歲後,距離第三次華山論劍至少五年 (第三次華山論劍時,楊過三十五歲)。

特別需要留意的是,蒙哥死於 1259 年,當時楊過三十五歲,及至襄陽城破,靖蓉破虜殉難,時為 1273 年,楊過四十九歲。襄陽圍城戰始於 1268 年,楊過四十四歲。

至此,問題 a 隱約現出答案,楊過或許因為襄陽處境益趨嚴峻,對靖蓉夫婦乃至郭襄有所擔憂,因而至襄陽與他們見面。

至於小龍女未予阻止,新修版有一線索,透露端倪:君子劍、淑女劍被襄陽的能工巧匠融化,製成倚天劍,玄鐵重劍則單獨製成屠龍刀。

如果小龍女當時尚在古墓,楊過不可能把君子、淑女二劍帶出,都交靖蓉夫婦,因二劍乃二人愛戀之標記也。

如果楊過未致性命堪虞,他亦必會堅決守護好兩劍。而不會另送他人。

將玄鐵劍送郭襄,可勉強視為武功已臻化境,不復再用。但君子劍、淑女劍都交出來,就有點不尋常,背後定然另有故事。

依筆者愚見,送劍非出於楊過自願,乃形勢危急的不得不已。楊過因知悉襄陽被蒙古大軍圍攻,念及前事,決意前往幫忙。這時,小龍女已不在人世,楊過深知此行未必能安全歸來,故刻意攜君子、淑女二劍以憶亡妻。至襄陽,大軍壓境,勢難挽救,在城破之際,楊過只好將身上的玄鐵劍,以及君子、淑女二劍一併交靖蓉夫婦,自己則與蒙古大軍力戰而亡。

小龍女先於楊過而死,不是沒可能。第一,她比楊過大四歲。第二,據《神鵰》記載,她體內的情花毒其實未解,第三十九回「大戰襄陽」:

小龍女道:「我在此處住了數日後,毒氣發作,全身火燒,頭痛欲裂,當真支持不住,想起在古墓中洞房花燭之夕,你教我坐在寒玉床上逆運經脈,雖然不能驅毒,卻可稍減煩惡苦楚。這裡潭底結著萬年玄冰,亦有透骨之寒,於是我潛回冰窖,在那邊呆了一會,竟然頗有效驗。此後時常回到墜下來的水潭之旁,向上仰望,總盼能得到一點你的訊息。有一日忽見谷頂雲霧之中飛下幾隻玉蜂,那自是老頑童攜到絕情谷中來玩弄而留下的。我宛如見到好友,當即構築蜂巢,招之安居,後來玉蜂越來越多。我服食蜂蜜,再加上潭中的白魚,覺得痛楚稍減,想不到這玉蜂蜂蜜混以寒潭白魚,正是驅毒的良劑,如是長期服食,體內毒發的次數也漸漸加長。初時每日發作一兩次,到後來數日一次,進而數月一發,最近五六年來居然一次也沒再發,想是已經好了。」

「已經好了」只是小龍女猜想,實情是十六年來的節制情欲及飲食得宜,致使情花毒未有發作。到回得古墓,見到心上人,又無寒潭白魚可吃,情花毒會否發作,就很難說了。《神鵰》是有為小龍女早死留下伏筆的。

小龍女死了,楊過順其「喜歡熱鬧」、「不慣這般寂居的日子」的本性繼續活下去,自然成就與靖蓉的重聚,郭襄亦因而得以重遇其魂牽夢縈的「大哥哥」。

可惜此次再見,轉瞬竟成永別,郭襄倉惶別了爸媽,別了弟弟,更別了「大哥哥」,只餘下手上一柄倚天劍,還有無數該報而不知如何報的國仇家恨。

親情、愛情皆落空,是在三十歲,1259 年郭襄才十六歲生辰。之所以在十年後才出家為尼,是需要時間看破紅塵,牟宗三談寶玉出家:

寶玉生於富貴溫柔之鄉,極度的繁華也受用過,後來漸漸家敗人亡:死的死,嫁的嫁,黃金時代的大觀園變成荒草滿地了!善感的寶玉如何不動今昔之情?最使他傷心的,便是開玩笑式的結婚,與林妹妹的死。寶釵告訴他黛玉亡故的消息,他便一痛決絕,倒在床上。及至醒來,「自己仍舊躺在床上。見案上紅燈,窗前皓月,依然錦繡叢中,繁華世界。……仔細一想,真正無可奈何,不覺長歎數聲。」(第九十八回試想這無可奈何的長歎含著有多少痛苦;從這裡邊能悟出多少道理?一悟再悟,根據其固有的思想見地,把以前的癡情舊病漸漸冷淡起來,色即是空,情即是魔,於是由紈絝子弟轉變到佛教那條路上去,不再在這世界裡惹愁尋恨了!……

不過逼著寶玉出家的主力,據情理推測,尚不在愛黛玉心切,而實在思想之乖僻與人世之無常。這兩個主力合起來,使著寶玉感覺到人生之無趣。試想讀書上進他既看不起,而他所最鍾情的卻又都風流雲散,他所想望的以眼淚來葬他及大家都守著他的美夢,現在卻只剩了他自已,使他感覺到活著無趣,種種想望不過是夢不過是幻。他除了出家以外,還有什麼辦法?為黛玉出家實在是一個巧合,而事實上促成他這個目的與前言,卻有好多其他成分在內。如果寶玉不是乖僻之人,如果是乖僻而不走到佛家的路上,轉回來走儒家之路,如甄寶玉似的,則與寶釵偕老是必然的事。因為寶玉也實在愛慕寶釵,而寶釵運用柔情,也實在有作過移花接木之計。然而並未偕老,這其中並非對於寶釵有所恨,有所過不去,這實在是世事使著他太傷心了,因而使著他對於生活也冷淡起來。這是蘊藏在他的內部的心理情緒。若說他一心想著黛玉而出家,這還是有熱情。須知此時的寶玉不但是看富貴如浮雲,即是兒女情緣也是如浮雲。(<紅樓夢悲劇之演成>)

郭襄也是思想乖僻 (人稱「小東邪」) 兼歷盡人世之無常,她的出家和寶玉的有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