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簡介議論文和梁啟超《論權利思想》

議論文在中國古代已經出現,著名的有歐陽修《朋黨論》、蘇軾的《留侯論》、蘇洵的《六國論》等。

清末至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政局一片混亂,學者為了引入西方思想以救國,且對舊日文化和當前時政作深刻的反省,皆喜歡以直接簡潔的議論文字為寫作文體,形成一片議論文盛行的風氣。

嚴格而言,議論文和雜文是有分別的。前者的篇幅一般較長,論說也較完滿,且好徵引中外典故入文;雜文則篇幅較短,論說屬一時隨意而不完滿精密,著重一針見血,也不如議論文般大量引用典故。又由於前者引用中外例子及典故,近代多以此特色把議論文列入學者散文之列,相反,雜文則不被視為學者散文,在文學史上地位也不及議論文。

議論文者,乃是對一對象作分析、批評、比較,從而說出道理之文體。這對象的範圍可包括政治、人生、文化等。而新文化運動初期,議論文的題材多以政治、傳統文化批評為主,及至後來,則有更多對人生的論述。梁啟超、胡適、朱自清都是當時撰寫議論文的健筆。

梁啟超 (1873 年 2 月 23 日 – 1929 年 1 月 19 日),字卓如、任甫,號任公、飲冰子,別署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思想家、政治活動家、學者,戊戌變法領袖之一。

早年曾助老師康有為辦《強學報》,且與黃遵憲等人辦《時務報》,至戊戌政變後,梁啟超逃亡日本。他和康有為一直鼓吹君主立憲,反對革命,辦報方面則先後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以日本為中介引入西方思想。

1918 年赴歐以後,梁啟超的思想有了轉變,他了解到西方文化也有缺陷,遂轉為治中國文化,先後出版《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等,1929 年病逝,終年五十七歲。

梁啟超一生和時政、歷史文化有密切關係,其議論文亦多與時政、歷史文化有關。他的文章又多寫於清末及民初,至新文化運動前後,他基本上已不抱激進的「全盤西化」觀,而有回歸中國傳統之傾向,其文章必不如後代的全以純熟的白話寫成亦可想而知。

可是,相比前清的古文,其文字已較淺白,內容及議論技巧也為後世寫議論文者所繼承。

他有一篇《論權利思想》,主旨在於:對中國人因受傳統儒家思想影響,因而沒有權利 (包括人權及領土主權) 觀念作批評。當中涉及對西方權利觀念的介紹,而以鼓吹權利之當被教育、重視作結。

細緻言之,全文有以下特色:

(1) 帶有傳統論說文影子

例如

而人之所以貴於萬物者,則以其不徒有「形而下」之生存,而更有「形而上」之生存。形而上之生存,其條件不一端,而權利其最要也。

言人禽之分界處在權利。人禽之辨便是承孟子「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而來。

又例如

權利何自生?曰:生於強。彼獅虎之對於群獸也,酋長國王之對百姓也,貴族之對平民也,男子之對女子也,大群之對於小群也,雄國之對於孱國也;皆常占優等絕對之權利。非獅、虎、酋長等之暴惡也,人人欲伸張己之權利而無所厭,天性然也。是故權利之為物,必有甲焉先放棄之,然後有乙焉能侵入之。人人務自強以自保吾權,此實固其群、善其群之不二法門也。

運用類比論證,是中國歷朝論辯者一貫作風。

另有引用孟子「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楊朱「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等。

(2) 對中國文化及國民性予以鞭韃

梁氏說:

仁焉者多。則待仁於人者亦必多,其弊可以使人格日趨於卑下。

這是對孔子「仁」的批判。

吾中國人惟日望仁政於其君上也。故遇仁焉者,則為之嬰兒;遇不仁焉者,則為之魚肉。古今仁君少而暴君多,故吾民自數千年來祖宗之遺傳,即以受人魚肉為天經地義,而權利二字之識想,斷絕於吾人腦質中者固已久矣。

此乃對中國傳統民本政治的批評。

吾中國先哲之教,曰:「寬柔以教,不報無道。」曰:「犯而不校。」曰:「以德報怨,以直報怨。」此自前人有為而發之言,在盛德君子偶一行之。雖有足令人起敬者,而末俗承流,遂藉以文其怠惰恇怯之劣根性,而誤盡天下。如所謂百忍成金,所謂唾面自乾,豈非世俗傳為佳話者耶?

這是對國民奴隸性格及劣根性深感不滿。

(3) 大量引用西方典故、事例,以及時事入文

提到羅馬法、三段論、古代希臘正義之神、三國干涉還遼等。

(4) 西方思想的介紹

梁氏說:

德儒伊耶陵 (Jhering) 所著《權利競爭論》云:「權利之目的在平和,而達此目的之方法,則不離戰鬥。有相侵者,則必相拒;侵者無已時,故拒者亦無盡期。質而言之,則權利之生涯競爭而已。」又曰:「權利者,不斷之勤勞也。勤勞一弛,而權利即歸於滅亡。」若是乎權利之為物,其所以得之與所以保之者,如此其不易也。

(5) 抒情、說理、議論交融

例如

嗚呼!吾不解吾中國人之甘於自殺者何其多也!

帶有深深的悲嘆感慨。

權利何自生?曰生於強。

斬釘截鐵,立論明晰。

必須承認,梁啟超的文章仍使用大量文言詞句,故常不被視為現代白話散文。

不過,其引入西方思想、對中國文化的韃伐,無疑下開胡適、魯迅文章的風格。乃至近人柏楊、余杰等對國民劣根性及中國文化之狠評,梁啟超的文章多少發生影響。其他梁啟超的議論文,還包括《論毅力》、《論進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