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剛祖籍浙江寧波,父親為包兆龍。
包兆龍是包拯後人,三十年代初在漢口一帶經營工廠,製做鞋子和帽,1940 年轉住上海開銀號,1948 年遷居香港。
包玉剛中學畢業後跟隨父親學做生意,後到英商安利洋行保險部工作,1938 年在上海加入中央信託局,1945 年就任上海市銀行營業部經理和副總經理,1948 年移居香港。
包玉剛從事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創建環球航運。他一方面增購船隻,以擴大規模;一方面與蜆殼公司、埃克森、英國石油公司等合作,開拓石油運輸市場。1963 年,包玉剛入籍英國。1977 年,包氏獲「世界船王」稱譽。
董浩雲也是寧波人,父親董瑞昌生於清朝末年,在上海從事新興的五金產業,又開設印刷廠,因而發跡。
1927 年,董瑞昌在上海的生意因政局不穩 (國民革命軍北伐,有左傾之嫌) 而遭挫折,董浩雲亦因家中經濟不景而被迫輟學。不過,他並未放棄,1940 年在上海創立中國航運。1969 年更成立東方海外。全盛時期,董浩雲擁有一支超過 150 艘貨輪、總載重量超過 1000 萬噸的船隊。
趙從衍原籍江蘇無錫,曾居上海,是上海東吳大學校友,1952 年創立華光船務,擁有幾十首貨船。1973 年公司於香港上市。
細觀三人背景,都是 (1) 和上海有關係 (2) 逃避中共而南逃香港 (3) 以航運成就自己的事業。
同期尚有曹文錦。曹文錦祖籍浙江寧波,生於上海浦東,祖父曹華章從事航運業,曾在上海十六鋪碼頭開設「曹寶記」,專營內河運輸。父親曹隱云為銀行家,曾任勸業銀行總經理。文錦 1945 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經濟系,1948 年遷居香港,1949 年在香港合資創辦大南輪船公司,1966 年創辦萬邦航運公司。
鄭會欣<國家前途與個人命運:董浩雲在 1949 年的抉擇>說:
一九四八在中國歷史上更是重要的一年。由於政治上的腐敗、軍事上的失利,特別是財政金融上的惡性通貨膨脹,使得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陷入無法擺脫的嚴重危機。到了這年的年底,國共兩黨軍事力量的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而剛剛進行的財政改革的徹底失敗,更顯示出整個國家的經濟已陷入崩潰的邊緣……
……而香港這個英國政府統治下的殖民地便成為眾多資本家的第一選擇。
抗戰勝利後不久內戰即全面爆發,隨著戰局的潰敗,國民黨政府又實施管制外匯和通貨膨脹政策,導致原料缺乏,市場萎縮,外銷受阻,經濟危機日益嚴重。然而此時香港的經濟卻開始復甦,特別是香港實施的自由港政策,對於外匯和進出口貿易均無管制,因而成為內地資本的遷移目標……因此眾多資本家都認為,香港是目前資本遷移的合適目標。
由此可以看出上海資本家 1948 年將資金轉移至香港的原因。
根據許家屯回憶,六四鎮壓後,許多香港人信心動搖,包玉剛女婿曾提議,用 100 億港幣,由港人出面,租賃香港 10 年,讓港人自治,以避免香港「回歸」。
首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正是董浩雲之子。
以財經力量的優越換取香港政治自由,曾幾何時,是第三代華人精英 (指戰後從大陸南來,在香港創業,繼而對香港有歸屬感的華人) 所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