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民主與民生

在香港,很多人覺得民主和民生是分開的,「民主唔能夠當飯食」,某建制派政黨以搞好民生自豪,但盲目支持一民望極低的政府理好民生,民生真會好嗎?近日出現「出街吃飯」鬧劇,老人、工友、搬運工人等因港共政府禁日間堂食,被迫在大熱天時,於街上吃飯,儼如受折磨,一時間「香港人做錯左咩」此起彼落,其實,這正是沒民主的必然結果。沒民主,民生亦好不了多少。

民主與民生的緊密連繫,稍為有常識的人都不難發現。設想一統治合法性不在人民的政權,其哪用在意人民生活過得好不好?人民有沒有安樂茶飯吃?古代王朝會理會人民,是因為人民可造反,可革其天命,但所謂理會,亦不過是保其有基本的生活。現代科技發達,政府動輒出動坦克車、水炮車、機關槍,造反風險大,無人敢參與,政府更加不必理會人民。要政府完全站到人民一邊,了解民間疾苦,積極提高人民的生活質素,除非人民有份參與政府,成為政府的主人,這就是民主。

民主制度下,最高領袖是民選的,有任期,會換屆,當他拂逆民意,對種種示威遊行置若罔聞,甚至大肆鎮壓,人民有權利用手中選票將他拉下馬,另覓代表民意的上台。議會中的代議士亦然。有謂民主國家不見得好,對,但相比威權專制國家,民主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至少人民不用犧牲性命來換取生活改善,政治更替也不用經歷血腥的暴力革命。

英治香港無民主,但由港督以降,諸位官員都是以民為本。陳雲總結主權移交前夕民意表達三大步驟:開記者招待會、遊行示威、遞交請願信,就是這麼簡單。然而,這能夠成事,多少仰賴英國為一歷史悠久的民主大國。換上一黨專政、「所有的動物都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的中共國,三大步驟就不太靈光。港共政府可以一意孤行,又何用畏懼人民「出街吃飯」會怨聲載道?

早在雨傘革命失敗,和平抗爭手段已然走上絕路,可以想像港共政府以後能完全忽視一切靜坐堵路佔領,即使這些靜坐堵路佔領是由民生議題引發。到了去年反送中,勇武抗爭手段亦折服不了政府,日後用激進手段爭取生活改善恐怕都很難收效。香港沒民主,民本也隨英國遠去而消逝,各項抗爭手法失靈,民生只怕會越來越壞,觀乎許多小商戶小食店苦苦支撐行將倒閉就知。

羅爾斯在《正義論》提到,人類的幸福生活,與政治密不可分。一個良好的政治制度,不僅能讓人性美好的一面充分發揮,而且可保障人們的物質生活,使其有條件追求不同的人生目標,成就意義和價值。民主便是目前較良好的政制。邱吉爾說:「民主是很糟糕的政府型態,但比任何其它存在過的型態都來得好。」不求民主,只知擁護專權傲慢的統治者,然後以幫助改善民生為榮,這是欺世盜名!沒民主下的民生,必然困厄,人民亦無幸福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