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9日 星期三

雍正繼位

雍正帝原名愛新覺羅胤禛,是清朝入關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親是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包衣 (家奴) 出身,在內務府選秀中獲選入宮為宮女。康熙十七年 (1678 ) 誕下胤禛,因身份卑微,不被允許自行撫育兒子,胤禛改由出身名門的貴妃佟佳氏撫育。康熙十八年 (1679 ) 烏雅氏獲冊封為德嬪,她往後誕下皇六子胤祚、固倫溫憲公主、皇十四子胤禵,地位亦榮升為德妃。康熙帝駕崩,胤禛即皇帝位,烏雅氏獲尊為皇太后。

胤禛幼年時喜時怒,性情急躁剛烈,康熙帝勸他要「戒急用忍」。康熙三十七年 (1698 ),胤禛封多羅貝勒。四十八年 (1709 ) 封和碩雍親王。儲位之爭激烈,胤禛竟選擇置身事外,沉迷釋老,自稱「天下第一閒人」。然而,隱居背後,是積極籌謀,韜光養晦,他暗中與九門提督 (步軍統領) 隆科多聯絡,又和四川總督兼巡撫、定西將軍年羹堯交往,發展自己的勢力。

康熙六十年 (1721 ),胤禛奉命主持告祭永陵、福陵、昭陵。六十一年 (1722 ),康熙帝病重,胤禛代父皇到天壇祭天。十一月,康熙帝在暢春園駕崩,當時胤禵領兵在外,京師防衛全由隆科多負責。胤禛登基,第一件做的事是完善儲位安排制度。《清史稿》卷九:

雍正元年八月甲子,召王大臣九卿面諭之曰:「建儲一事,理宜夙定。去年十一月之事,倉卒之間,一言而定。聖祖神聖,非朕所及。今朕親寫密封,緘置錦匣,藏於正大光明匾額之後,諸卿其識之。」

《皇朝文獻通考》卷一百三十四:

上曰:「爾諸臣既同心遵奉諭旨,朕心深為慰悅,乃命諸臣退,仍留總理事務王大臣,將密封錦匣收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乃出」。

九子奪嫡的教訓,雍正帝深切認識到,力圖避免歷史重演。

他一方面謹遵父皇諭旨,一方面盡量修正,《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

上諭前奉皇考 (康熙) 諭旨,二阿哥 (允礽) 斷不可放出。朕惟皇考 (康熙) 之旨,是遵彼時,若有旨完結,朕亦遵行耳。朕惟仰體皇考 (康熙) 聖意,弘晳亦得盡其子道,出殯時每翼派侍衞大臣各一員、散秩大臣各二員、侍衞各五十員送至鄭家莊......皇考 (康熙) 曾有諭旨二阿哥 (允礽)、大阿哥 (允褆) 斷不可放出,是以朕遵奉而行。自登大寶以來,於二阿哥 (允礽) 處,未降一旨、未遣一人。

善待廢太子胤礽之子弘皙,卻未有釋放胤礽、胤褆本人。

雍正二年 (1724 ),胤礽病逝,雍正帝追封他為和碩理親王,以親王例下葬,弘皙襲父王爵。

雍正四年 (1726 ),公告皇八子胤禩罪狀,除宗籍,改名「阿其那」,築高牆圈禁。同時公告皇九子胤禟罪狀,革去爵位,改名「塞思黑」,押往保定築高牆監禁。皇十子胤䄉因黨附胤禩,被革爵圈禁。《清實錄乾隆朝實錄》:

阿其那、塞思黑存心悖亂,不孝不忠,獲罪於我皇祖康熙。我皇考雍正即位之後,二人更心懷怨望,思亂宗社,是以皇考特降諭旨,削籍離宗,究二人之罪。

皇祖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居心險詐,結黨妄行,罪皆自取。皇考雍正尚不忍重治其罪,僅令削除譜牒,更改其名以示愧辱。就兩人心術而論:其潛蓄覬覦窺竊之謀,誠所不免。及皇考雍正紹登大寶,伊等怨尤誹謗亦屬情事所有。蓋伊兩人未嘗無隱然悖逆之心,特未有顯然悖逆之跡,是以皇考雖明暴其罪狀,猶為曲示矜全,聖心如日在天,固眾所共仰也。

曾被康熙帝封為「撫遠大將軍王」的皇十四子胤禵,先被安排為父皇守陵,後被革去多羅郡王、固山貝子,與其子同遭禁錮於景山壽皇殿側。

皇三子胤祉因弔皇十三子胤祥 (幼年喪母,由雍正帝生母德妃烏雅氏撫養) 喪時「遲到早散,面無戚容」,遭削爵拘禁。

雍正十二年 (1735 ),胤褆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