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入北京,明思宗自縊,消息傳至南京,馬士英等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建立南明政權。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進駐北京。清兵隨即南下,破揚州、南京,史可法殉國,朱由崧被俘。鄭芝龍等擁立唐王朱聿鍵,朱聿鍵賞識鄭森,封他為忠孝伯、御營中軍都督,賜「國姓」朱、改名「成功」、儀同駙馬。
鄭成功受隆武帝大恩,曾多次領兵進出閩、贛,與清軍作戰。可惜清廷透過洪承疇利誘鄭芝龍投降,鄭成功勸阻父親不成,只好出走金門。清廷未幾背約,挾持鄭芝龍,迫死田川氏,鄭成功得知母親死訊,反清之心越趨堅決。
隆武帝被俘,桂王朱由榔繼位,是為永曆帝。鄭成功於沿海各地招兵買馬,收編鄭芝龍舊部,募集數千兵力。他誓師反清,奈何強弱懸殊,無法取得勝利。順治六年 (1649 年),鄭成功揮軍南下,收服許多山寨以為糧源。鄭軍一度包圍潮州。
順治七年 (1650 年),鄭成功取得廈門、金門作為根據地。平南、靖南二王率數萬鐵騎攻廣州,鄭成功奉命南下勤王,令叔父鄭芝莞留守廈門。廈門遇襲,鄭成功被迫班師。有一施琅,因擅自處決鄭成功麾下部將,被鄭成功威嚇誅其全家。施琅卒之逃脫,他的父親、弟弟卻被處死。經過此事,施琅與鄭成功有不共戴天之仇,他決定降清。
打過幾次勝仗,鄭軍聲勢越來越浩大。對閩南地形熟識,加上擅長水戰,是鄭成功致勝關鍵。不過清兵也有殺著:銃炮。在猛烈炮火下,鄭成功部隊損失慘重,時為順治十年 (1653 年)。
由於雙方拉鋸,順治帝欲藉敕封吸納鄭成功,鄭成功不接受。鄭軍沿長江北上,威脅南京,苦於缺乏後援接濟,被迫回師。順治十二年 (1655 年),鄭成功在廈門設官改制,且建造演武亭,以便親自督察官兵操練。清軍調集各路水師進攻廈門,遭鄭軍痛擊,大敗而歸。
鄭成功雖然只守得金門、廈門等閩南沿海島嶼為根據地,但這些地方讓他可以:
1. 與外國人貿易,進行走私以累積資金;
2. 進口盔甲、銃砲、刀劍等來增強軍力。
順治十五年 (1658 年),鄭成功率十七萬兵馬,水陸並進,與浙東張煌言會師,大舉北伐。因遇颶風,損失慘重,退回廈門。翌年 (1659 年),鄭成功再次領兵北伐,會同張煌言部隊順利進入長江,勢如破竹,接連攻克鎮江、瓜州等地,包圍南京。後因中計,遭清軍突襲,大敗收場,損兵折將,鄭成功反清大業受重挫。
順治帝駕崩,玄燁繼位。鄭成功始終走不出廈門、金門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