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三十八年 (公元 1559 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 (今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赫圖阿拉村) 出生。他的父親塔克世,是覺昌安第四子,覺昌安被明朝授予都指揮使。當時建州女真四分五裂,互不統屬。努爾哈赤常與同母弟舒爾哈齊等挖人參、採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撿木耳,至撫順關馬市與漢人、蒙古人貿易。他因此懂漢語、蒙古語,並曾被遼東總兵李成梁收養,讀過《三國演義》和《水滸傳》。
王杲坐大,先後劫掠遼陽、孤山、撫順、湯站等地。李成梁領兵討伐,王杲走投無路,不久身死。王杲之子阿台出逃,回到古勒城 (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上夾河鎮古樓村),伺機復仇。萬曆十年 (1582 年) 九月,李成梁率兵出塞討伐阿台。次年 (1583 年) 二月,李成梁攻打古勒城。因古勒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李成梁久攻不下。適逢充當明軍嚮導的尼堪外蘭用計誘使阿台部下開城,明軍入城後,大肆殺戳。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在古勒城對阿台勸降,竟誤被明軍殺害,死於亂軍之中。努爾哈赤後來獲授予三十道敕書、三十匹馬和都督敕書,並歸還覺昌安及塔克世屍體,以示補償。「敕書」相當於經商的「貿易許可証」或「通行証」。努爾哈赤有充實經濟基礎,於是重整舊部,發展勢力。
努爾哈赤對尼堪外蘭非常不滿,要求明朝將他交出,明朝拒絕。努爾哈赤只好把不滿尼堪外蘭的人拉攏到自己一邊,以覺昌安、塔克世遺留下來的盔甲十三副、部眾數十人起兵,進攻尼堪外蘭駐地圖倫城。尼堪外蘭不敵,逃至鵝爾渾。努爾哈赤攻佔圖倫城。未幾,努爾哈赤發兵攻打鵝爾渾,尼堪外蘭敗逃至明朝領地,被李成梁押還給努爾哈赤。尼堪外蘭最後被處決。
往後五年,努爾哈赤南征北戰,統一建州女真各部。剛好日本關白豐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鮮,朝鮮向宗主國明朝求援,明朝決定派援兵入朝。遼東兵力空虛,為努爾哈赤吞併海西女真造就出有利條件。
古勒山之戰,扭轉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力量對比,史載努爾哈赤「軍威大震,遠邇懾服」。他又破哈達部、滅輝發部、伐烏拉部、吞葉赫部,並對漠南蒙古用兵。萬曆四十四年 (1616 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國號金,史稱後金。
後金初仍未與明朝公開對立,直至萬曆四十六年 (1618 年) 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叛明的序幕才正式拉開,「七大恨」包括:
1. 明朝無故殺害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
2. 明朝偏袒葉赫、哈達等部女真,欺壓建州女真。
3. 明朝違反雙方劃定的範圍,強令努爾哈赤抵償其所殺的越境人命。
4. 明朝在建州與葉赫對戰時出兵幫助葉赫。
5. 明朝支持葉赫將已許給努爾哈赤的女兒轉嫁蒙古喀爾喀部,令建州蒙羞。
6. 驅逐居住在邊境,已開墾土地的建州百姓,毀壞其房屋田地。
7. 明朝遼東政府派蕭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