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始於隋代,而完成於唐代。
唐代科舉分貢舉 (常選) 及制舉 (特舉) 兩種。
I. 貢舉 (常選)
每年考試一次。參加貢舉者有兩種。
A. 生徒:官學學生,由京師六學 - 國子監、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二館 - 弘文館、崇文館的畢業生及各州縣學之畢業生,通過國子監之「簡試」,及格後由國子監呈報參加貢舉。
B. 鄉貢:普通士人向州縣報名參加州縣每年一次的考試,所謂「皆懷牒自列於州縣」(《新唐書‧選舉志》) 先考縣試,及格者次年參加州考,州考每年取錄名額有限,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經州錄取者即鄉貢舉人,可以赴京師參加貢舉。
貢舉設有明經、明法、明算、進士諸科,其中以明經、進士兩科最受歡迎。
a. 明經科:以經義策問為主,考試內容主要為帖經、口問、試策。
b. 進士科:初考經史,玄宗天寶年間,專考詩賦。
貢舉由禮部主持。通過禮部試,可獲為官資格,卻不能馬上做官。必須通過吏部試,才獲委派官職。
吏部試又名釋褐試。「釋褐」的「褐」是指平民穿的粗布衣服,「釋褐」即褪去平民衣服換上官服。釋褐試考身、言、書、判,「一曰身,體貌豐偉;二曰言,言辭辯正;三曰書,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優長。四事皆可取,則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勞。得者為留,不得者為放」(《新唐書‧選舉志》) 順利通過釋褐試,始獲授官。
II. 制舉 (特舉)
制舉無定期,由皇帝下詔舉行,由皇帝自定科目名稱,由皇帝親自策試,選拔人才。張九齡、顏真卿、元稹、杜牧皆由制舉入仕。
「公卷通榜」是唐代科舉的特色。
所謂「公卷」,是指考生在考前將平日所做詩文送至朝廷中的碩學名儒手裡,經他們傳閱評判,在評審圈中打響知名度。這樣,考生在未考之前,就已經有了一定名氣,不必再經過考試,一經公眾推薦,即可任用。
至於「通榜」,是指根據名流先進的輿論來定名次,甚至由考生代定,稱為「通榜」。杜黃裳請考生袁樞擬榜,袁自列第一,便是一例。
從一方面看,唐代科舉確實打破魏晉南北朝以來門閥世族壟斷政治的局面,平民得以參政,令仕途更開放,網羅更多人才 (《唐摭言》:「(太宗) 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知識分子憑自身才智,晉身朝廷,選仕亦比較公平。進士科著重詩賦,尤其令唐詩興盛。
然而,由另一角度觀,進士科以詩賦取仕,造成詩賦日工、吏治日壞的現象,官員缺乏行政知識和經驗。考進士科者又多為寒門子弟,士族子弟則多考明經科,兩派人結成朋黨,互相排斥,引發後來的牛李黨爭。獲授官資格者多而官位不足,致使不少人巴結朝中權貴以求入仕,這也助長黨爭的熾烈。
錢穆視科舉為「由門第特殊階級中開放政權的一條路」(《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但牟宗三不認同,科舉的意義並非「政權」的開放,而是「治權」的開放,士人有輔助皇帝治理國家之權與現代人民之參與政權是有分別的 (《政道與治道》)。治權開放,只是使平民階層的讀書人有機會晉身政壇,沖淡了階級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