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2日 星期五

當代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解決,而是要用鐵和血

「鐵血首相」俾斯麥留下一句名言:「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

俾斯麥,普魯士及德意志帝國首相,奉行鐵血政策,即通過戰爭達至德意志民族統一。他擁護德皇威廉大帝,鎮壓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社會民主主義運動,政治立場比較保守。

「鐵血演說」發表時,普魯士議會正拒絕通過威廉大帝提出的增加軍費要求。俾斯麥明白,要德意志統一,不能不趕走奧地利、法國的勢力,而趕走奧、法二國不能不動用軍隊,換句話說,擴軍是有實際需要。「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是揶揄、嘲諷普魯士議會解決不到重大問題,「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表示擴軍勢在必行,呼籲勿再阻撓。

俾斯麥講完這番話,威廉大帝憂心忡忡地說:「我很清楚結局,他們會在歌劇廣場朕的窗前砍下你的頭,過些時候再砍下朕的頭。」只見俾斯麥淡然回應:「既然遲早要死,為何不死得體面一些?……無論是死在絞架上抑或死在戰場上,這之間是沒有區別的……必須抗爭到底!」二人關係的牢固,造就三大戰役的成功。

綜觀中外歷史,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解決問題者,少之又少。中國秦朝亡於陳勝、吳廣的率先起義,帝制由湖北新軍兵變結束。英國約翰王簽署大憲章,亦受擁有經濟、軍事實力的封建貴族脅迫。演說和多數派決議更似是事成後的錦上添花。

誠然,過重「鐵血」,會導致軍國主義、先軍政治的出現,未必是件好事。不過,不談「鐵血」,只講和理非,容易跌進「弱國無外交」的困局。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共曾高舉「寧要核子,不要褲子」,毛澤東說:「有了原子彈國際上就有話語權」,這也是以鐵血解決重大問題。

今時今日,香港有年青抗爭者厭倦遊行集會,選擇勇武衝擊,俾斯麥的話迄今仍有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