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交友為苦,以樹敵為樂」是李敖的名句之一。
李敖,台灣歷史學家、政治評論家、政治人物、文化批評家,生於滿洲國時期的黑龍江哈爾濱,祖籍山東。
兩歲時全家遷居北平。國共內戰爆發,李敖隨親人從北平逃到上海,輾轉遷台。1954
年考入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專修科,因興趣不合,重考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59 年畢業後服兵役,擔任預官。1961 年退伍後,入台大歷史研究所。
1957
年,蕭孟能創辦自由主義月刊《文星》。李敖獲蕭大膽啟用,委以重任。李敖撰文,為胡適辯護,反對中國傳統,力主全盤西化,掀起中西文化論戰。何秀煌、陳鼓應等支持李敖,支持另一方的則有徐復觀、鄭學稼、劉述先等,徐復觀正是《民主評論》的創辦人。
時值台灣戒嚴,李敖因發表敏感書籍,被國民黨查禁。1972 年,李敖因「台獨」被判處十年徒刑、褫奪公權六年。1976
年獲釋後,他逐漸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統治,以及蔣介石的一人獨裁。
台灣反威權運動熾烈,不少反對國民黨的異議人士遭迫害,李敖仗義執言,捍衛言論自由。進入八十年代,李敖已成為台灣知名的政論家,以批評時政的雜誌文章活躍於文壇。他還把文章結集成書,故意挑戰國民黨當時的言論限制。其作品通常被列為禁書。
蔣經國 1987
年解嚴,李敖不久與電視台合作,製作個人演說節目,成為一時名嘴。他又屢次參選,曾任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另外,他與鳳凰衛視合作《李敖有話說》,正式面向香港與中國大陸。2005
年更訪問中國大陸,展開「神州文化之旅」,曾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進行了演講。
李敖晚年對中共「小罵大幫忙」,讚美中共能讓中國富國強兵,只批評其在言論自由上有問題,惹起早年的支持者反感。2017 年初,被診斷罹患腦腫瘤。2018 年
3 月病逝,享年 83 歲。
李敖的感情生活非常豐富,自稱交過數十個女友、情婦。他最為人熟知的一段情,是和紅極一時的美女藝人「台灣第一美人」胡茵夢結婚。二人最終雖然離異,卻是「因理解而結合,因誤解而分手」。現任妻子王志慧,為李敖誕下兒子李戡、女兒李諶。
李敖講過許多精警的話語,例如:
「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報仇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比敵人活得久、活得好。」
「有時解釋是不必要的 - 敵人不信你的解釋,朋友無須你的解釋。」
「人對他有恩,他忘恩;人對他有仇,他不記仇。這種恩怨不明的人,不可交。」
「日本 A 片的女人叫床,叫得比美國 A 片的女人好;因為日本女人叫得比較細,有起承轉合。」
「我跟我太太也說了,你條件很好,你可以去外面 (外遇),我也沒有意見。但是不要找牛郎,因為牛郎會騙你的錢。」
「政治真的是一時的,可是文化是永久的。」
他評論人物亦很到位,見:
「在胡適有生之年,錢穆未能成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我始終認為對錢穆不公道。錢穆的雜七雜八的理學怪說固不足論,但他在古典方面的樸學成就,卻更該先入選成院士。」
「五四 (運動)
時代、新文化運動時代都是提倡民主與科學的。大家想得到嗎?陳獨秀當時說,唯物史觀是科學;我們必須說,唯物史觀不是科學,它是一種玄學。當時提倡民主的魯迅公開說,他反對議會政治;各位想想看,提倡民主而反對議會政治的,他的頭腦實在沒有資格提倡民主。」
「我認為,魯迅並不差,但是在大陸被過分高估。魯迅《阿 Q
正傳》和《中國小說史略》,都是非常好的書。魯迅的小說不差,可是魯迅的雜文不好。第一,受日語的文法影響太多,也有一種文言文轉過來的感覺,不夠成熟。文字彆扭。第二,他雜文裏面的情緒太多,真正的資料並不多。」
何以「交友為苦,樹敵為樂」?李敖有自己一番見解:
「像我這樣以明辨是非、追求真理為職志的人,廣事交遊恐怕是一種禍害。一來我沒有太多餘力同朋友攪和,二來在許多情況,朋友反倒是明辨是非、追求真理的妨礙。當我堅持是非與真理的時候,往往跟朋友發生衝突,或者破壞了朋友的公共關係、人際關係,這樣一來,反倒令人不安。如果不是朋友,就可以沒有這種心理負擔;如果四面皆敵,我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大幹特幹,這樣多好!就在這種心境下,我慢慢變得以交友為苦,以樹敵為樂。」
同樣是資深傳媒人、時政評論員、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十分欣賞李敖這句說話:「對從政的人來說,朋友多等於包袱多。因為人情難卻,事事會受到制肘。要做一個政治評論員,最先決的條件是要不怕得罪別人。」他參考陳獨秀「我絕對不怕孤立」,創作出「不怕孤立,才可獨立」,可視作對李敖的話的補充。
交友需要花時、需要機緣、需要揀對人,確實難得很。反而本乎良知開罪人,良知操之在我,較容易。何況大家都是明事理的人,「樹敵」未嘗不是另一種「交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