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 星期五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伊壁鳩魯 (Epicurus) 有一句名言「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伊壁鳩魯公元前 341 年生於薩摩斯島,父母親都是雅典人。十八歲搬至雅典,之後到過小亞細亞,並在那裡受德謨克利特哲學影響,公元前 307 年在雅典開宗立派,弘揚快樂主義及原子論。

伊壁鳩魯認為,最大的善來自快樂,沒有快樂就沒有善。快樂可分為肉體上的快樂、精神上的快樂,又可分為動態的快樂、靜態的快樂。我們滿足一自然欲望時所產生的快樂,如享用美食時的快樂,屬肉體上的快樂、動態的快樂。我們滿足一自然欲望後所得到的平靜之樂,如飽餐一頓後的快樂,屬精神上的快樂、靜態的快樂。而精神上的快樂、靜態的快樂具優先地位,凌駕於肉體上的快樂、動態的快樂。換言之,享樂不等於縱欲。

人在考慮應否做一行為時,除了要審視它能帶來多少肉體上的快樂、動態的快樂,還要顧及其可否帶來精神上的快樂、靜態的快樂。後者是更大、更持久、更強烈的快樂。伊壁鳩魯因此建議人去結交朋友、欣賞藝術、節制欲望,以維持心境的平和,避免受任何痛苦折磨。

另外,他篤信原子論,主張人死後,靈魂原子離肉體而去,四處飛散,故人死後並無生命。「死亡和我們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世人對死亡恐懼,更多是對死亡本身的無知,是非理性的。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因為

(1) 死者已無法感知死之可怖 (假設死是可怖的話);

(2) 死者生前種種言行,有在生者為其保存、整理、紀錄,雖死猶生。

死是生者的不幸,因為

(a) 死提醒在生者生命是有限的,別再無了期浪費生命,這對天天浪費生命的在生者有痛感;

(b) 死令在生者要承受更多情緒上、經濟上乃至學問上的重擔,少了個可分享的對象;

(c) 死令在生者容易陷溺執迷於過去,無法走出陰霾,邁步未來;

(d) 在生者昔日種種言行,皆隨死者的離世而煙消雲散,少了個人在自己離世後回憶自己,雖生猶死。

孔門最得意的弟子為顏淵,孔子曾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對他高度讚賞。

顏淵亦很敬愛老師,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顏淵後來「短命死矣」,孔子大呼:「天喪予 (我)!天喪予 (我)!」慨嘆自己平生所學再無人能傳承下去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便是「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的具體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