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空」從來不是虛無主義。「空」就「性」言,事物無客觀自存的實在性,會生滅變化,會變動不居,不能久住,謂之「性空」。然而,事物仍可藉因緣和合而有,生滅變化、變動不居也是有,既是有,就不是無,夾硬說一切事物都是無,這叫做「惡取空」,佛家是反對「惡取空」的。
因為有這個世界,我們在其中生活,便要掌握世俗的知識
(包括科學),遵循世俗的規矩,要讀書、要工作、要賺錢、要孝順父母、要待人以誠......此之謂俗諦,世俗的真理。可是,人同時該明白此世界乃一幻有,是暫時如此,不會永遠如此,假如讀書讀得很辛苦、工作做得喘不過氣、父母太多無理責難、愛侶不愛自己......苦痛傷心有無必要?答案是否定,人其實可以退開一步。退開一步的智慧,佛家稱為真諦。
真俗二諦出入無間,不著兩邊,人才能成就一個無執著、無煩惱、無苦痛的精彩的人生。龍樹四句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講的正是上述意思。
龍樹是空宗的祖師爺。天台宗智者大師後來沿真俗二諦不著兩邊進一步發展,根據《法華經》,提出成佛不能離開六道眾生、聲聞、緣覺、菩薩
(即九法界),菩提之果必須在塵世煩惱的歷練中次第成就 (「煩惱即菩提」)。
《維摩詰經》<佛道品第八>: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汙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和智者大師的想法一脈相承。
天台宗的「不斷斷」,與華嚴宗「緣理斷九」(牟宗三:「以真如理為依靠為條件,由此而斷掉九界,此即九界與佛界不能相即,由是無明與法性不能同體,而是異體。真心隨緣還滅之時,以真如之理斷掉九界、亦斷掉無明,方顯佛界、方顯法性」) 有根本分歧,而通於禪宗「運水搬柴,無非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