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

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

「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是民國自由主義學者胡適的名言。

學問,相當於知識。從事知識探索,最緊要曉得問問題,特別是能夠對普羅大眾習以為常的觀念、見解提出質疑,成就的知識的價值越高。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哥白尼以前,歐洲人普遍相信地球中心說。哥白尼未有跟隨流俗,反而透過實驗、觀察質疑地球中心說的合理性,太陽中心說終於出台,地球中心說被取而代之。

另一例子是,康德以前,哲學界時常談論虛無飄渺的形上世界,柏拉圖講理型,教父們講上帝......康德劈頭就問:人類理性究竟能否理解形上實體?人類知識的界限何在?批判哲學的誕生,是西方哲學一大進展,其亦肇始於提問。

待人,即對待別人,跟別人交往、相處。人與人之間,難免有種種誤會、謠言。這些誤會和謠言的累積,往往會動搖一個人對另一人的信心,令其對對方人格有所懷疑。然而,再多誤會、謠言,皆敵不過彼此真誠的交心、如實的了解。人對朋友、親人乃至古人做到真誠的交心、如實的了解,誤會、謠言自然止息,疑慮漸消。

以胡適本人為例。他晚年提出「寬容比自由更重要」,惹起同道殷海光猛烈抨擊,指責他背離自由主義原則。可是,從鼓勵雷震組織政黨打破國民黨一黨獨大、參與連署反對蔣介石違背中華民國憲法三連任總統,胡適怎會不恪守自由主義?是殷誤會了。

順帶一提,胡適有智識主義傾向,故把學問看成知識。按照中國儒家傳統,學問是融入生命,潤澤生命。學問因此是待人接物,不是寡頭的、乾枯的知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