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

早期羅馬史與中國歷史的相似處

細看羅馬從共和國走向帝國的歷史,其有許多地方跟中國歷史相類似。

布匿戰爭,羅馬進攻迦太基本土,迫得迦太基軍隊回師,終於兵敗收場。此令人想起「圍魏救趙」。

且說戰國初期,魏國圍攻趙國首都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孫臏等人遂建議引兵攻魏都大梁,逼使龐涓趕返應戰,解邯鄲之圍。「圍魏救趙」後來又助韓國解圍。

中西方成功的經驗,反映這條「三十六計」的第二計確有妙用。它並非中國獨有,而是具軍事智慧者能共見的真理。

羅馬因長期征戰,致使農地荒廢,繼而被貴族及有錢人兼併,小農戶無力抗衡,被迫賣地維生。此亦和西漢中後期相近似。

西漢自武帝開始南征北戰,伐匈奴、平南越、滅朝鮮......軍費開支龐大,必須以稅收方式轉嫁到農民身上。

適逢民間歷文、景「無為之治」,土地買賣變得普遍,自耕農將地賣給權貴、有錢人,土地兼併出現。董仲舒形容:「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可見兼併情況相當嚴重。

政府收不到足夠的稅,加強對其他自耕農施壓,他們要麼賣地,要麼逃亡做流民。

羅馬有「西西里奴隸起義」和「斯巴達克起義」爆發,漢朝有「黃巾之亂」。格拉古兄弟推行土地改革, 規定公民每戶佔有土地不能超過 1000 尤格,超過土地收歸國有,由相關委員會再分配給貧窮農民。董仲舒「限民名田,以澹不足」、王莽恢復公田,內容何嘗有異於格拉古兄弟?王莽、格拉古兄弟卒之不得好死,由此可知動搖豪強既得利益的社會經濟改革不易推行,舉步維艱。

馬略藉募兵制把大批無地 / 少地公民吸納入軍隊,疏導民怨,宋太祖也說:「吾家之事,唯養兵可為百代之利。蓋凶年饑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不幸樂歲變生,有叛兵而無叛民。」採取災年招募流民和饑民當兵,用以防範人民起義和反抗。馬略、宋太祖唯一不同是,前者令羅馬軍隊戰鬥力提升,後者滋生冗兵加重國家財政負擔。

三名軍事領袖崛起,仗賴馬略軍事改革。晉獻公施行軍事改革,重用各家異姓大夫,終於趙、魏、韓、知、范、中行六家控制晉國政局,范、中行、知被滅,韓、趙、魏三家分晉。

中西方歷史發展雖然迥異,卻存有若干相似性,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