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以後梁國祚最長 (共 16 年),後漢國祚最短 (僅 4
年)。後唐、後晉、後漢基本上由沙陀人建立,只有朱溫、郭威是漢人。五十四年的昏暗歲月,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有若干地方值得注意。
首先,河東地區的控制往往是能否建立政權的關鍵。朱溫草創後梁,晉王李克用即據太原與之抗衡。太原古稱晉陽,城牆堅固,加上種種天然屏障,令它易守難攻。該地又適宜養馬,鑄造出驍勇善戰的騎兵團
(河東軍團)。後唐末帝失國,石敬瑭正出任河東節度使。劉知遠亦是仗賴河東建立後漢。郭威篡漢,劉崇能夠站穩陣腳,另起爐灶,全靠河東。
其次,天雄軍 (即唐代之魏博軍鎮)
支持與否牽繫政治上的成與敗。朱友貞順利透過政變逼死朱友珪,依賴楊師厚支持。師厚擁重兵屯魏州,任魏博節度使。後唐莊宗可以盡取河北之地,因朱友貞藉師厚之死削弱魏博實力,致使魏州兵反叛。明宗李嗣源黃袍加身,起於「鄴都之變」,「鄴都之變」始自魏州兵對莊宗不滿,倒戈相向。魏博軍鎮如斯重要,故此,范延光、楊光遠任職天雄節度使時,便妄圖做皇帝,舉兵造反。
其三,文官武臣互相傾軋,而文官常處於弱勢。五代君主多為軍人出身,他們傾向信用武臣,如李嗣源信用安重誨,劉知遠重用楊邠、史弘肇、王章。武臣久經沙場,卻目不識丁
(「四方奏事皆令安重誨讀之,重誨亦不能盡通」可知)。偏偏治國不能單憑武力,文官於是被起用,補武臣之不足。任圜、蘇逢吉、馮道,皆屬文官系統之一員。武臣擔心自己失去優越地位,想方設法譏笑、貶抑文官,君主普遍與武臣聲應氣求,站在文官對立面,文官唯有忍氣吞聲,默默承受。後周世宗一方面重用趙匡胤、張永德,一方面十分尊重王朴、李穀,可算異數,此也是他何以能成為五代一令主。
其四,中央禁軍是君主對內平亂對外征討的主力。秦王李從榮謀叛,朱弘實率騎兵平亂,其任職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高平之戰」後,後周世宗大幅精簡禁軍,擢升精銳,裁汰羸弱。這反映他先前靠禁軍破北漢。他又詔募天下壯士,另組殿前軍,殿前軍未幾編入禁軍一支。關於禁軍由來,據聞源於唐末抗衡牙兵、保衛節帥的親兵。隨著各藩鎮稱王稱霸,其親軍逐漸轉化為禁軍。趙匡胤便是以殿前都點檢的身份,發動兵變,奪取帝位。
其五,除了後唐,四朝皆用汴京 (今河南開封)
做首都。「當今天下根本,在於江淮。天下無江淮,不能以足用;江淮無天下,自可以爲國」(李覯語)、「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咸仰給焉」(李懷忠語)。方便獲取江南物資及糧食供應,竊以為是都汴主因。
日本學者內藤湖南曾提出「唐宋變革論」,指唐末五代是中世轉入近世的過渡階段:
(1) 社會上,世族大族破落,新晉士大夫階層興起;
(2) 政治上,「坐而論道」變為「站對」,相權收縮而皇權高漲,制衡不復再,君主獨裁政治出現。又樞密院 (最高長官為樞密使)、三司 (最高長官為三司使)
加入中央政制;
(3) 經濟上,租庸調制被廢棄,全面改行貨幣繳稅的兩稅制,實物經濟被貨幣經濟取代。另外,人民有機會擺脫佃農身份,做回自耕農
(即從貴族的奴隸轉變為直轄於國家);
(4) 學術上,說經不以「疏不破注」為原則,強調用自己心得做出新詮釋。注重詞藻的駢文被鄙棄,發展出打破詩律格局的詩餘、散曲。屏障畫取代彩色壁畫。
(5) 文化上,平易近人的庶民文化 (popular culture) 逐漸興起。
錢穆 1952
年發表〈唐宋時代的文化〉,說:「中國文化經過了多次的大變動,自春秋戰國至秦朝為一大變動,自唐迄宋又為一大變動,尤其是安史之亂至五代的變動最大;也可以說安史之亂以前是古代中國,五代以後是近代中國。」跟內藤見解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