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太宗耶律德光在北歸途中病逝,契丹將領們擁立耶律阮做新皇帝,是為遼世宗。
耶律阮原名耶律兀欲,是人皇王、東丹國王耶律倍的長子。耶律倍於皇位繼承鬥爭中失利,憤而投奔後唐,最後客死異鄉
(卒於滑州)。耶律阮當時留在國內,未幾跟隨叔父南征後晉。
太宗死,趙延壽恨其負約
(太宗答應,滅後晉事成,延壽可成為新任中國君主),領兵入恆州,耶律阮也跟著率兵進入。諸將密議,奉耶律阮為宗主,延壽不知,「自稱受太宗遺詔』,對耶律阮的供饋與諸將相同,耶律阮由是心生怨恨。
會同十一年 (公元 948 年),耶律阮召趙延壽、張礪、李崧、馮道到住所飲酒,席間利用妻子和延壽的「兄妹關係」,誘鎖延壽
(「帝妻素以兄事延壽,酒數行,帝從容謂延壽曰:『妹自上國來,寧欲見之乎?』延壽與俱入。食頃,帝出坐,笑謂張礪等曰:『燕王謀反,已鎖之矣,諸君可無慮矣。』」)。去除大患後,耶律阮以兄子身份襲位,不過,無述律太后之命,復有太宗子作為潛在競爭對手,耶律阮內不自安。
諸將支持耶律阮亦非偶然。且說耶律阿保機於扶餘城駕崩,述律太后曾殺酋長及諸將數百人
(大部份贊成耶律倍做皇帝)。為免歷史重演、慘遭屠戮,遂藉著支持耶律阮以求自保。
述律太后知悉耶律阮被立為帝,且勒兵北歸,大為震怒,曰:「我兒南征東討,有大功業,其子在我側者當立。汝父棄我,走投外國,乃大逆人也,豈得立逆人之子為帝乎?」派耶律李胡
(阿保機第三子) 率軍抵拒。雙方交戰於泰德泉,李胡為耶律劉哥、耶律安端 (阿保機弟弟) 所敗。
有一耶律屋質,不忍見內亂發生,嘗試遊說述律太后和耶律阮各讓一步,締結和議:
「時屋質從太后,世宗以屋質善籌,欲行間,乃設事奉書,以試太后。太后得書,以示屋質。屋質讀竟,言曰:『太后佐太祖定天下,故臣願竭死力。若太后見疑,臣雖欲盡忠,得乎?為今之計,莫若以言和解,事必有成;否即宜速戰,以決勝負。然人心一搖,國禍不淺,惟太后裁察。』太后曰:『我若疑卿,安肯以書示汝?』屋質對曰:『李胡、永康王皆太祖子孫,神器非移他族,何不可之有?太后宜思長策,與永康王和議。』太后曰:『誰可遣者?』對曰:『太后不疑臣,臣請往。萬一永康王見聽,廟社之福。』太后乃遣屋質授書於帝。帝遣宣徽使耶律海思復書,辭多不遜。屋質諫曰:『書意如此,國家之憂未艾也。能釋怨以安社稷,則臣以為莫若和好。』帝曰:『彼眾烏合,安能敵我?』屋質曰:『即不敵,奈骨肉何!況未知孰勝。借曰幸勝,諸臣之族執於李胡者,無噍類矣。以此計之,惟和為善。』左右聞者失色。帝良久,問曰:『若何而和?』屋質對曰:『與太后相見,各紓忿恚,和之不難;不然,決戰非晚。』帝然之,遂遣海思詣太后約和。往返數日,議乃定。始相見,怨言交讓,殊無和意。太后謂屋質曰:『汝當為我畫之。』屋質進曰:『太后與大王若能釋怨,臣乃敢進說。』太后曰:『汝第言之。』屋質借謁者籌執之,謂太后曰:『昔人皇王在,何故立嗣聖?』太后曰:『立嗣聖者,太祖遺旨。』又曰:『大王何故擅立,不稟尊親?』帝曰:『人皇王當立而不立,所以去之。』屋質正色曰:『人皇王舍父母之國而奔唐,子道當如是耶?大王見太后,不少遜謝,惟怨是尋。太后牽於偏愛,托先帝遺命,妄授神器。如此何敢望和,當速交戰!』擲籌而退。太后泣曰:『向太祖遭諸弟亂,天下荼毒,瘡痍未復,庸可再乎!』乃索籌一。帝曰:『父不為而子為,又誰咎也!』亦取籌而執。左右感激,大慟。太后復謂屋質曰:『議既定,神器竟誰歸?』屋質曰:『太后若授永康王,順天合人,復何疑?』李胡厲聲曰:『我在,兀欲安得立!』屋質曰:『禮有世嫡,不傳諸弟。昔嗣聖之立,尚以為非,況公暴戾殘忍,人多怨讟。萬口一辭,願立永康王,不可奪也。』太后顧李胡曰:『汝亦聞此言乎?汝實自為之!』乃許立永康。帝謂屋質曰:『汝與朕屬尤近,何反助太后?』屋質對曰:『臣以社稷至重,不可輕付,故如是耳。』上喜其忠。」(《遼史》)
太后終於首肯耶律阮做皇帝。
耶律阮進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將南面官、北面官合併成南北樞密院 (後南北樞密院合併成一個樞密院)。自此,遼國逐漸從部落聯盟形式邁向中央集權。
耶律李胡和述律太后不久意圖謀反,耶律阮把二人軟禁在祖州。「慕中華風俗,多用晉臣,而荒於酒色,侮諸宰執」,致使「國人不附,諸部數叛」。天祿四年 (公元
951 年),耶律阮被耶律察割殺死,年僅 34 歲,在位 4 年。
[主要參考資料]
1. 葉隆禮,《契丹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