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長子魏王劉承訓死後,後漢高祖悲傷過甚,竟致患病。臨終前,他安排蘇逢吉、楊邠、史弘肇、郭威擔任顧命大臣,曰:「承祐幼弱,後事託在卿輩。」高祖未幾去世,由年僅
18 歲的劉承祐即皇帝位,是為隱帝。
蘇逢吉屬文臣 (一般深受儒學薰陶) 系統,其為宰相,多遷補官吏,虛費國用,被屬武官系統的楊邠上奏批評,逢吉不悅。乾祐元年 (公元 948 年)
三月,李濤上疏「今關西紛擾,外御為急。二樞密皆佐命功臣,官雖貴而家未富,宜授以要害大鎮。樞機之務在陛下目前,易以裁決,逢吉、禹珪
(指蘇禹珪,頗通儒學,以五經中第)
自先帝時任事,皆可委也。」濤亦是文臣,其所言無異於要求隱帝趕一眾武官出中央權力核心,非常嚴重。楊邠、郭威知悉,向李太后泣訴,稱「臣等從先帝起艱難中,今天子取人言,欲棄之於外。況關西方有事,臣等何忍自取安逸,不顧社稷。若臣等必不任職,乞留過山陵。」太后介入,李濤被罷政事,勒歸私第。
隱帝想向母親證明對付武官系統非自己意思,於是「制以樞密使楊邠為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樞密使如故。以副樞密使郭威為樞密使。又加三司使王章同平章事。凡中書除官,諸司奏事,帝皆委邠斟酌。」文臣們失勢,「自是三相拱手,政事盡決於邠。」用人、授官等權力皆受到很大限制,「三相每進擬用人,苟不出邠意,雖簿、尉亦不之與......既恨二蘇排己,又以其除官
(授官) 太濫,為眾所非,欲矯其弊,由是艱於除拜,士大夫往往有自漢興至亡,不沾一命者。凡門蔭及百司入仕悉罷之。」
楊邠素來不喜歡儒生,曾說:「國家府廩實,甲兵強,乃為急務。至於文章禮樂,何足介意。」跡近法家,一味側重富國強兵。鬥爭勝利無疑加深他的成見,帶來的負面效果是隱帝不復親近儒臣,「隱帝乾祐二年,三叛既平,帝浸驕縱,與左右狎暱......太后屢戒之,帝不以為意。七月,太常卿張昭上言:『宜親近儒臣,講習經訓。』不聽。」
文臣於政治、經濟方面的建議容或有迂腐不知變通處,他們也愛結黨營私,排斥異己。可是,從提醒檢點君主修身立德、謹言慎行、勤於政務上,文臣仍有其作用,不可棄之如敝屣。
契丹入寇,橫行河北,朝廷商議用郭威鎮鄴都,史弘肇希望郭威仍領樞密使,蘇逢吉以過往並無先例反對
(此見文官之迂腐不知變)。隱帝最後聽從弘肇建議。弘肇獲主上撐腰,變得目空一切,與郭威祝酒期間,竟厲聲曰:「安定國家,在長槍大劍,安用毛錐。」(《舊五代史》:「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劍,至如毛錐子,焉足用哉!」)
文臣飽受排擠,彷彿到了窮途末路。
適逢武官們為後漢帶來初步安定:「帝自即位以來,樞密使、右僕射、同平章事楊邠總機政,樞密使兼侍中郭威主征伐,歸德節度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兼中書令史弘肇典宿衛,三司使、同平章事王章掌財賦。邠頗公忠,退朝,門無私謁,雖不卻四方饋遺,有餘輒獻之。弘肇督察京城,道不拾遺。是時承契丹蕩覆之餘,公私困竭,章招摭遺利,吝於出納,以實府庫。屬三叛連衡,宿兵累年而供饋不乏。及事平,賜予之外,尚有餘積,以是國家粗安。」
前路茫茫,滿腔鬱悶,無處宣洩,遂有蘇逢吉譏笑史弘肇妻子閻氏為酒妓的鬧劇:「未幾,三司使王章於其第張酒樂,時弘肇與宰相、樞密使及內客省使閻晉卿等俱會。酒酣,為手勢令,弘肇不熟其事,而閻晉卿坐次弘肇,屢教之。蘇逢吉戲弘肇曰:『近坐有姓閻人,何憂罰爵!』弘肇妻閻氏,本酒妓也,弘肇謂逢吉譏之,大怒,以醜語詬逢吉。逢吉不校,弘肇欲毆逢吉,逢吉策馬而去,弘肇遽起索劍,意欲追逢吉。楊邠曰:『蘇公是宰相,公若害之,致天子何地,公細思之!』邠泣下。弘肇索馬急馳而去,邠慮有非常,連鑣而進,送至第而還。自是將相不協如水火矣。」(《舊五代史》)
值得注意是郭威的態度。從他對隱帝說:「太后從先帝久,多歷天下事,陛下富於春秋,有事宜稟其教而行之。親近忠直,放遠讒邪,善惡之間,所宜明審。蘇逢吉、楊邠、史弘肇皆先帝舊臣,盡忠徇國,願陛下推心任之,必無敗失。至於疆之事,臣願竭其愚駑,庶不負驅策。」,其雖屬武官系統,卻似未排斥文臣。惜乎他被外調。
史弘肇、楊邠之氣燄囂張不久為自身招致殺身之禍。李太后有故人之子求補軍職,弘肇怒而斬之。李太后之弟李業求補宣徽使,邠、弘肇予以阻撓。閻晉卿、聶文進、郭允明等有寵於隱帝,久不遷官,漸對二人心生怨恨。加上弘肇不滿隱帝「賜伶人錦袍、玉帶」、邠反對隱帝立所愛耿夫人為后
(耿夫人死,帝欲以后禮葬之,邠都以為不可),隨著隱帝年齡漸長,「厭為大臣所制」,卒之萌生除去二人的念頭。
蘇逢吉知李業等怨弘肇、邠,暗中煽動挑撥。隱帝於是與業、文進、允明密謀誅弘肇、邠。李太后得知,無力勸止
(太后曰:「茲事何可輕發。更宜與宰相議之。」帝忿曰:「國家之事,非閨合所知。」拂衣而出)。乾祐三年 (公元 950 年)
十一月,隱帝在朝上以謀反罪殺楊邠、史弘肇、王章,接著又盡殺其親人、黨羽、侍從。武官系統遭整肅。
身為武官系統之一員,郭威自然不能免禍,李業命劉銖誅郭威全家,「銖極其慘毒,嬰孺無免者」。郭威收到被滅門的消息,命其養子柴榮鎮鄴都,親自領兵南下。
[主要參考資料]
1. 袁樞,《通鑑紀事本末》。
2. 薛居正,《舊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