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女顏如玉」出自宋真宗《勸學詩》,據傳此詩旨在勸勉男兒努力讀書,透過科舉出仕實現自己的夢想。
古聖先賢讀書,純粹為修養德性,未有涉及功利考慮。詩人黃庭堅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語無味。」算是把握到讀書的精髓。
讀書一旦為了做官,為了名成利就,其立即成為一手段,一工具。手段、工具達不到預期目的,即馬上失去意義,再無存在價值。西魏陷江陵時,梁元帝蕭繹感慨畢生藏書無法阻止兵臨城下,命舍人高善寶放火焚燒之,他留下一句話「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書本沒法令國家免於戰禍、長治久安就要被燒毀,梁元帝明顯不是「真讀書」。
讀書成就個人學識品行最佳,次一等也應該進入劉禹錫「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境界,恬淡自在,從容遊走於各書本之間,享受那份難得的閒適。
把獲得錢銀女人作為讀書最終目的,這其實是侮辱了讀書本身。真宗以後,朝廷出現不少唯利是圖的奸臣,如蔡京、丁大全之流,《勸學詩》荼毒不可謂不深。
從中國歷史進程看,雖然真宗的勸勉有助建立一個服從於政府、服從於皇帝的文官集團,該文官集團卻多少有點「跪地餼豬乸」,無復唐初官員敢於頂撞皇帝的氣概。自宋迄明,中央集權進一步墮落為君主獨裁,具風骨氣節的一流人物,盡數在野講學,不願出仕為官,真宗對此委實難辭其咎。
時至今日,功利的讀書觀念仍舊揮之不去。讀書等於上課、進修,上課、進修是為了找到薪金高、福利好的工作。「真讀書」的滋味,恐怕曲高和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