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亂後,唐室未有即時滅亡,卻能延祚百年,也有一段因緣可說。
憲宗即位後,以杜黃裳為相。黃裳乃初唐杜如晦之後人,對德宗一朝姑息藩鎮極為不滿,曰:「德宗自經憂患,務為姑息,不生除節帥......陛下必欲振舉綱紀,宜稍以法度裁制藩鎮,則天下可得而理也。」(《通鑑》卷二百三十七)
憲宗採納其意見,先於元和元年 (公元 806 年) 擒斬西川節度使劉闢,再在十二年 (公元 817 年) 以裴度督師,討平淮西節度使吳元濟。直到十四年 (公元 819 年),全國藩鎮名義上已歸順中央,史稱「元和中興」。地方勢力割據問題稍為舒緩。
宣宗即皇帝位,用令狐綯、白敏中等為相,積極締結善治。《舊唐書》<宣宗紀>:「洎大中臨馭,一之曰權豪斂跡,二之曰奸臣畏法,三之曰閽寺讋氣。由是刑政不濫,賢能效用,百揆四岳,穆若清風,十餘年間,頌聲載路。」
宣宗打擊不法權貴、外戚,減少賦稅,體恤百姓,同時抑制宦官勢力膨脹,《通鑑》對他有很高評價:「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小太宗」成就「大中之治」,撥亂反正,唐室因而不會進一步墮落。
藩鎮間的互相牽制也是唐能延祚另一原因。根據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背叛、威脅中央的僅「河北三鎮」,中原、邊疆乃至東南藩鎮很多給予唐室經濟支持,鞏固其國防 (西北邊疆藩鎮鞏固了關中軍事地位,東南藩鎮則是「賦稅之地」)。唐室得以苟延殘喘。
對外方面,儘管回紇、吐蕃入寇,但朝廷採取「聯回抗吐」策略收效,藉著大量賞賜、通婚及互市成功拉攏回紇作為外援,對抗吐蕃。破損的帝國未有被外族傾覆。
帝國經營需要金錢。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指出,中唐以後,劉晏一度提出種種辦法改善漕運 (如以榷鹽利益僱船夫運糧、改良漕運工具及路線)。運河不再淤塞,江南地區的租賦能夠順利上輸中央,補充中原經濟之不足。這是唐朝能夠生存最大動力。
德宗又接納楊炎的建議,改行兩稅法 (不再計口授田,直接徵稅,解決均田及租庸調制無法施行的問題,卻失去「為民制產」的精神),分夏秋兩季繳交,徵及商人。發售「度牒」(僧尼的身份證)、鹽鐵茶酒專賣、於廣州增設「市舶使」招徠外商,亦令唐室收入大增,恢復元氣。
最重要是寺院及官僚地主的莊園令貧民得到溫飽,有基本生活保障 (寺院不時贈醫施藥)。社會基礎沒有動搖,管治可以延長。
順帶一提,由於銅錢短缺,「飛錢」被發明,「飛錢」即紙幣之雛型也。林天蔚<隋唐史新論>說:「(『飛錢』) 令資金易於流動,促進商業之發達,是經濟上一大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