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6日 星期六

何啟與林護

何啟和林護都是對香港發展有傑出貢獻的華人精英,但二人的出身背景、人生經歷頗為不同。

何啟 (1859 - 1914) 在香港土生土長,父親為何福堂牧師。何福堂,原名何進善。1817 年出生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山。年少時曾在馬六甲入讀英華書院,隨理雅各牧師學習神學、希伯來文和希臘文 (即接受西方文化薰陶)。1843 年,理雅各把英華書院遷到香港,何隨校而至,繼續學習神學,並擔任教會傳道工作。婚後,何育有七子六女,其中次女何妙齡,丈夫伍廷芳為香港首位華人立法局議員。何啟則是何福堂第五子。

何啟畢業於中央書院。1871 年 9 月,他到英國留學,在鴨巴甸大學取得醫科碩士學位、林肯律師學院取得高級法律學士學位。未幾,何啟與雅麗氏 (Alice Walkden,英國人) 結婚,1882 年回港成為大律師。

有見於當時華人普遍對西醫誤解,何啟 1887 年捐資興建「雅麗氏紀念醫院」(Alice Memorial Hospital,其妻 1884 年去世),附設一所「香港華人西醫書院」,「西醫書院」即是香港大學醫學院前身。1890 年,他接替年逾花甲的黃勝出任立法局議員,年僅 31 歲。

中央書院灌輸的港式愛國情懷,令何啟對中國局勢非常關心,撰有《曾論書後》(批評曾紀澤的《中國先睡後醒論》)、《新政論議》(受甲午戰爭的失敗所影響,提出改革中國的建議)、《康說書後》(反對康有為鼓動中國人的排外情緒,認為應以和平的態度處理國際關係)、《勸學篇書後》(批評張之洞「中體西用」的方法) 等。他不但不反對英國帝國主義在華擴展,而且公開斥責清廷盲目抗拒西方事物,深信引入民權思想、自由貿易、工業主義與立憲政治可令中國強大。

盧吉走馬上任,倡議成立本地大學,何啟鼎力支持,提出「三院制」,主張把「西醫書院」、工程學院、文學院合而為一。1909 年,香港大學籌備委員會成立,何啟親自出任捐助董事會主席。

何啟晚年因投資不善負債累累,依靠姻親區德 (區澤民) 和好友曹善允等接濟。1914 年,他聯同區德組成「啟德營業有限公司」,打算在九龍寨城對開的九龍灣北岸進行填海工程,建造一個名為「啟德濱」的花園城市。可惜計劃失敗告終,部份空置土地被港府收回,用作興建啟德機場。

1914 年 7 月 21 日,何啟逝世,享年 55 歲,安葬於跑馬地墳場。

與何啟迥異,林護 (1871 - 1933,字裘焯) 在大陸出生,為廣東省新會市牛灣鎮上升鄉飛龍村人。14 歲離鄉別井,隻身前往澳洲謀生,期間練得一口流利英語,信奉基督教 (聖公會教友),以及認識百貨業巨擘馬應彪 (創辦先施)、郭泉 (創辦永安) 兄弟。

適值澳洲立國,勾起林護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決心為中國強大出一分力。定居香港後,不久他投身建築界,1895 年創辦「聯益建造有限公司」(Lam Woo & Company Limited),聖保羅堂、聖保羅男女中學、拔萃男書院、聖士提反書院、馮平山圖書館......都是出自林護手筆。另外,他重建了一些港口設施 (如黃埔船塢)、增設了一些環繞新界的公路和橋樑,方便港府管治。

孫中山先生進行排滿革命,林護十分擁護,先後於 1903 年和 1905 年加入興中會和同盟會。1911 年 4 月廣州起義失敗後,他有份協助將 72 名烈士的骸骨埋葬黃花崗。袁世凱及其部屬竊取革命果實,林護勉力支撐瀕臨破產的護法軍政府,且表態贊成「北伐」(和何東取態剛好相反)。

林護同時致力發展中國城市,希望藉此帶動當地的商業活動,實行「商業救國」。大筆遺產留下,令「林護教育基金」得以成立,惠益莘莘學子。

何啟和林護都是學貫中西、以香港為基地、具「港式中華民族意識」的華人精英。一個在香港出生,愛中國源自中央書院潛移默化;一個在大陸出生,愛中國源自年少時離鄉別井。兩相比較,何啟似乎更加「本土」。

徐承恩指出,何啟反對港府增加福利開支,亦反對改善罪犯待遇,以防止大陸遊民到香港白吃白住,對植根香港的納稅人不公平。他又爭取建立華人永遠墳場,讓本地華人視香港為自己家鄉,落葉歸根。

徐氏說:「在何啟眼中,定居香港的華人精英已經是有別於其他中國人的命運共同體,有權優先享用香港政府的服務。來自清帝國的移民,則是這座城市的他者,是本土利益的潛在掠奪者。」

本土意識肇始於何啟,可以斷言。

[主要參考資料]

1. 鄺健銘,《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

2. 陳慕華著、馮以浤譯,《林護:孫中山背後的香港建築商》。

3. 徐承恩,<香港人千年史 (二):十九世紀末的精英本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