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死後,黎元洪接任大總統。
黎投身革命,純粹出於偶然。1911
年「武昌起義」爆發,革命黨人因找不到德高望重者作為臨時領袖,遂以性格仁厚的黎出任湖北軍政府都督。黎後來獲選為中央軍政府大都督、假定副元帥、大元帥,事業一帆風順。1912
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南京成立,黎被推選為臨時副總統,地位僅次於袁世凱。
黎元洪控制總統府,國務院則由出身北洋陸軍系統的段祺瑞把持。
段乃皖系 (袁死後,北洋軍分成多個派系,皖系屬其中之一) 首領,一直受日本勢力扶植。他任職國務院總理,掌握軍政大權,時常與黎元洪對著幹,造成「(總統) 府
(國務) 院之爭」。
黎、段相鬥最激烈的一次,見於「是否對德宣戰?」上。
事緣「協約國」(英、法、俄) 在 1914 年對「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為首)
宣戰,一戰展開,段祺瑞希望迫逼國會通過對德宣戰案,站在「協約國」一方,為中國取得平等外交地位,以及更多利益。黎元洪反對,拖延不辦,且下令撤銷段總理職務。段策動安徽、奉天等八省獨立,黎元洪召張勳領兵入京調解。不料引狼入室,張竟迫黎於
6 月 12 日解散國會,7 月 1 日另擁前清廢帝溥儀復辟。黎恨錯難返。12 日,段率「討逆軍」擊敗張勳。馮國璋代黎任總統,「府院之爭」正式結束。
談起張勳,他是少數進入民國後仍表態效忠清廷的軍人,頭留髮辮,人稱「辮帥」,其部隊則被稱為「辮子軍」。
曾參與「戊戌變法」的康有為,亦跟張合作,建立孔教,翊戴溥儀。昔日開創新風氣的前衛人物,晚年卻落伍於歷史潮流,委實令人惋惜
(不過,深入一層分析,康自「戊戌政變」後始終主張「保皇 (清帝)」,他與張合作搞復辟,雖違逆歷史潮流,但未嘗不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先有袁世凱父子發皇帝夢,再有張勳、康有為擁立溥儀復辟。「武昌起義」成功了,共和體制建立了,統治者、知識分子乃至平民依舊想念著皇帝,不懂民主自由可貴。孫中山期望「畢其功於一役」,卒之「心灰而意冷矣」,並非沒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