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北伐與建設

孫中山在蘇共協助下改組「中國國民黨」,成立「黃埔軍校」,建立革命武裝,以蔣介石出任校長。1924 年 10 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軟禁曹錕,驅逐溥儀,並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不料孫抵達北京後被確診患上末期肝癌,藥石無靈,未幾病逝。和平統一無望,武力北伐成為消弭南北對峙格局之唯一手段。1925 年 7 月 1 日,革命政府在廣州成立,黃埔師生合組「國民革命軍」,為北伐作好準備。

當時,「直系」軍閥吳佩孚佔據湖南、湖北和河南三省,以及河北、陝西部分地區,且握有京漢鐵路。孫傳芳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區,包括:蘇、浙、滬、贛等地。「奉系」軍閥張作霖轄有華北和東北三省。僅兩廣隸屬革命政府管治。形勢非常嚴峻。

1926 年 7 月 4 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臨時全體會議」通過《國民革命軍北伐宣言》,其中提到:「統一政府不成立,則外禍益烈,內亂益甚,中國人民之困苦,亦將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中國人民將無噍類矣。」7 月 9 日,「國民革命軍」於廣州誓師北伐,蔣介石擔任總司令。整個軍事行動旨在「集中兵力,逐個擊破」,先擊潰吳佩孚,再殲滅孫傳芳,最後打敗張作霖。

北伐過程順利。儘管期間發生過「清黨」和「寧漢分裂」,革命始終未停。1928 年 5 月 3 日,日本為了阻止「國民革命軍」取得山東濟南,製造「五三慘案」。蔣介石忍辱負重,繞過山東北上,攻打張作霖。奉軍節節敗退,張退至皇姑屯,遭日軍埋下炸藥炸死。其子「少帥」張學良於東北易幟,掛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北伐宣告完成,時為 1928 年 12 月 29 日。

北伐結束,蔣介石集中精力進行各項基礎建設 (鐵路、公路等)。他又整頓財金工商行業,實施「二五減租」,推出「新生活運動」(提倡紀律、品德、秩序、整潔等,教導禮義廉恥,不要吐痰、丟垃圾,養成整潔習慣等,乃儒學和基督教的混合物)。

美國魏德邁 (Albert C. Wedemeyer) 將軍說:「1927 至 1937 年之間,是許多在華很久的英美和各國僑民所公認的黃金十年。在這十年之中,交通進步了,經濟穩定了,學校林立,教育推廣,而其他方面,也多有大幅進步。」《劍橋中華民國史》則評價如下:「政府積極革新刑法,穩定物價、改革貨幣、建設道路、改善公共衛生、立法禁毒、擴大農工生產......此時期因為國民政府在經濟建設取得成就而稱為『黃金十年』」。

奈何日本擔心中國統一與現代化會窒礙其「大陸政策」(日本侵略擴張政策,意圖先吞併朝鮮、中國等周邊大陸國家,最終稱霸東亞),挑釁、侵擾接踵而來。「黃金十年」卒之隨著對日抗戰全面展開而煙消雲散,所有建設成果幾乎盡歸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