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以恭親王奕訢、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為骨幹推動,本身已經先天不足。
誠然,奕訢仰慕西方文化,有「鬼子六」之稱。英法聯軍入北京,奕訢奉命留守進行談判,簽訂《北京條約》,期間對聯軍嚴整陣容及船堅炮利留下深刻印象。
曾、左、李則在與常勝軍合作平定「太平天國」時,見識到西方先進科技,萌生器物改革念頭。
不過,奕訢得以加入中央權力核心,全賴與慈禧合作,鬥倒肅順、端華等八位顧命大臣 (史稱「辛酉政變」)。
慈禧不是善男信女,可以讓彼任領班軍機大臣、議政王,意味著日後能夠隨時收回。果然,奕訢越來越坐大,惹起慈禧猜疑。加上丁寶禎 (屬洋務派)
斬殺慈禧親信太監安德海、奕訢不贊成修治圓明園,慈禧卒之借中法戰爭軍機處進退失據,罷免奕訢一切職務,當時「洋務運動」只開展了二十多年。
值得注意的是,奕訢乃中央朝廷唯一洋務派。曾國藩自剿平太平軍後,恐防清廷疑忌,主動解散「湘軍」,臨終前任職兩江總督。左宗棠平陝甘回亂,收復新彊,長期征戰於外。李鴻章未幾亦被外調。
勢孤力弱,加上保守派如倭仁、徐桐大肆抨擊,民智未開,「洋務運動」焉能不失敗收場?
比觀日本,「明治維新」得到天皇全力支持,「維新三傑」木戶孝允、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俱擔任要職。又拒變阻力相對較少,改革自然事半功倍。
1894 - 95 年甲午戰爭,清廷慘敗而日本大獲全勝,並非純粹由軍事力量強弱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