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明治維新」後,一躍成為東亞軍事強國。礙於地狹人稠、資源有限,為了進一步發展,只好對外侵略,掠奪鄰國土地與資源。日本對外侵略,主要分為兩大方向
-「北進」與「南進」。
「北進」由陸軍主導,先以朝鮮、滿洲與蒙古為目標;「南進」由海軍負責,以琉球、台灣、中國東南沿海、中南半島與南洋群島為目標。要之,不論「北進」或「南進」,都是以侵略中國、併吞亞洲為其終極目標。這就是有名的「大陸政策」。
日本「南進」的結果是:1879 年併吞琉球;1895 年因《馬關條約》佔領台灣、澎湖;1898 年劃福建為其勢力範圍。至於「北進」的結果:1905
年戰勝俄國,奪得旅順軍港和大連市租借權、「南滿鐵路」(長春到旅順) 經營權;1910 年併吞朝鮮。
一戰爆發,日本乘機佔領山東濟南、青島及膠濟鐵路沿線 (原屬德國)。1915
年,袁世凱承認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出賣山東權益予日本。袁稱帝失敗,未幾病死,軍閥混戰,日本扶植「皖系」段祺瑞和「奉系」張作霖,維護並擴大其在華利益。
蔣介石統率「國民革命軍」北伐,結束分裂局面,令日本隨時失去圖利機會。其兩度出兵阻撓,且製造「五三慘案」,屠殺中國軍民五千餘人。幸好蔣不慌不忙,繞道北上,北伐未被中斷。
奉軍節節敗退,張作霖不聽從日本指示,棄守北平,退至東三省。關東軍遂於 1928 年 6 月 4
日在瀋陽東南皇姑屯車站炸死張。其子「少帥」張學良為擺脫日本支配,同年 12 月 12 日宣佈「東北易幟」。北伐完成,卻加快了日本侵華步伐。
1923 年關東大地震使日人萌生遷移外地的構想。多家廠房損壞,導致失業人口激增。1929 - 31 年經濟大恐慌 (Great Depression)
甚至重挫日本經濟,嚴重衰退出現。民主政府無力締造善治,軍國主義者於是抬頭,利用戰爭轉移國民視線。
「九一八事變」爆發前,日本已透過「萬寶山慘案」(日軍在長春萬寶山地區強迫朝鮮僑民挖掘良田引水修壩,槍殺和逮捕當地農民)、「中村事件」(陸軍參謀中村震太郎受命前往大興安嶺東側進行調查,途中遭張學良部下關玉衡扣留,隨即處決)
挑起事端。
1931 年 9 月 18 日,關東軍借口東北軍 (張學良部隊)
破壞「南滿鐵路」,炮轟「北大營」,佔領瀋陽。張學良下令不抵抗,東三省全數失陷,史稱「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乃「北進」最大勝利。「南進」方面,日本則劍指當時中國經濟重心 - 上海。
1932 年 1 月 28 日,日本海軍藉口有日本僧人被打
(川島芳子是其中一名策劃者,原名愛新覺羅顯㺭,漢名金璧輝,滿洲鑲白旗人,清朝皇族)、日本商店被焚,出兵上海「護僑」。國軍奮力抵抗,迫得日軍四度易帥,傷亡萬餘人,史稱「一二八事變」。經「國際聯盟」調停,雙方暫時停戰。不過,同年
3 月 1 日,傀儡政權「偽滿洲國」成立,關東軍推清廢帝溥儀為「皇帝」。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3 月 8 日,日本侵佔熱河,緊接進犯長城地區。國軍在喜峰口、羅文峪、古北口、冷口、南天門等地負隅頑抗
(每人僅獲發大刀一把,因槍械不足分配),力阻日軍攻佔北平。
1933 年 5 月 31 日,中日簽訂「塘沽協定」,劃定冀東 22 縣為「非武裝區」,規定中國軍隊不得進入。日軍須退回長城以北。
然而,日本並未心死,漢奸殷汝耕宣佈脫離國民政府「自治」,成立「冀東防共自治區」。
日本變本加厲的侵略,令國內反日情緒高漲,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如意算盤打不響了。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藉口搜尋一名失蹤士兵,要求進入宛平城,吉星文 (宋哲元任軍長的 29 軍所屬第 110 旅第 219 團團長,駐守宛平城)
拒絕,日軍炮轟宛平城,「七七事變」(「蘆溝橋事變」) 爆發。全面侵華戰爭至此正式揭開序幕。
[主要參考資料]
1. 郝柏村口述,《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