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金融風暴

在進入談第八任港督軒尼詩的事蹟前,還有兩件在香港發生的大事需要交代。一是「1866 年金融風暴」,一是「甲戌風災」。

本文主要集中析述「1866 年金融風暴」。

金融風暴的序幕:格尼公司結業

1866 年,包攬英國半數以上票據買賣的貼現行 - 奧弗倫.格尼公司 (Overend, Gurney & Co.,以下簡稱格尼公司) 因投資失誤而導致嚴重虧蝕。在欠缺英倫銀行 (Bank of England) 的協助下,公司於 5 月 11 日下午宣告停業。消息一經傳出,整個英國金融市場出現恐慌,銀行開始擠提,股市大幅下跌。尤有進者,香港不少商行皆受到英國的不景氣所影響,破產、負債者不計其數。

格尼公司之所以具有如此龐大的影響力,亦有一番曲折可說。事緣格尼公司的創辦人森姆.格尼 (Samuel Gurney) 作風穩健,加上其曾在 1825 年為英倫銀行有財困的客戶、銀行家提供短期貸款,協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不少原屬英倫銀行的客戶因此將他們的現金盈餘存入格尼公司,使公司在金融票據市場上聲名大噪,影響力倍增。

不過,自從森姆.格尼於 1856 年去世以後,他的繼承人逐漸改變以買賣票據為主的業務方針,轉為將資金投放在鐵路資產、鋼鐵工業、船務等可獲長期回報的項目上。有趣的是,格尼公司的資金大多屬於借入的短錢 / 被不能兌現的證券所套牢,此做法間接促使公司出現「不良資產管理」的狀況。

適逢英倫銀行向來與格尼公司相互對壘,格尼公司於 1865 年陷入財困,作為「最後貸款人」(A lender of last resort) 的英倫銀行竟然拒絕伸出援手,借出救亡資金 400,000 英鎊。格尼公司最終於翌年 6 月破產清盤,總欠債高達 1,100 萬英鎊,英國 200 多間銀行受拖累。

一石激起千重浪:香港商業受挫

1866 年的金融風暴,始於英國,卻波及香港。

根據港府 1867 年 3 月發表的年報顯示:

危機過後的第一個農曆新年 (即 1867 年 2 月份),個別表現最好的大型華人商行的利潤也不超過 15,000 元,大部分華人商行已到了無利可圖的地步。其中本地米商虧損總額高達 400,000 元,一般華人商品店鋪的損失更無法統計,估計大約每商戶損失在 10,000 元至 130,000 元之間。大型商號也只能勉強度過這次難關,至於小型華人商店的損失和倒閉情況,更加不計其數。

欠債破產的華人中,最多是洋行買辦,包括:葉公和 (Yip Kung Woo)、程阿虎 (Chaong Afoo)、林勝 (Lum Shing)。其次是華商,包括:一般貨品商人彭華平 (Pang Wah Ping)、承建商盧阿琳 (Lo Alum)、承包商灼阿福 (Cuey Afook)、民濟堂中醫師黃新 (Wong Sun)、綿羊經銷商郭徐興 (Kwok Tsui Hing)、大米經銷商方阿茂 (Fong A Mow)。

步入 1867 年 3 月,華商破產者越來越多。鄺阿成 (Kong Ashing) 和韋阿基 (Wei Ake) 因無法償還梁阿虎 (Laong Afoon)、梁阿育 (Laong Aye) 和陳阿三 (Chun Asheen) 的 5,000 元貨款,被迫逃離香港,連累擔保人柯昇 (Oo Shing) 和盧阿周 (Lo Achau)。此外,「怡和錢莊」也因合伙人「義記絲商」出現周轉困難 (面對金融危機,絲綢出口嚴峻,「義記絲商」因而遭受虧損) 而於 1867 年無奈停業。

洋商方面,受創比華商更甚,包括:麼者時洋行 (Moses & Co.,又名瑞祥洋行)、士乜禍文公司 (Schmidt & Volkmann,著名的歐洲船泊供應商和售貨店)、孖刺新文紙館 (Daily Press) 等。洋商欠債繼而引發連串追討、拆伙、撤換主事人、重整人事安排等事宜。部份捱得過這場風暴的,如鐘錶製造及珠寶商德忌利士 (Douglas Lapraik),亦變得心灰意冷,無心再戰。德忌利士未幾將業務交給侄兒,其侄兒將公司發展成為小型蒸氣輪船業務公司,乃黃埔船塢早期創辦人之一。

至於怡和洋行的競爭對手 - 寶順洋行,在這次風暴中也難逃一劫。早於 1865 年底,洋行已然負債累累,無復昔日風光。金融風暴爆發,洋行雪上加霜,終於在 1867 年宣告破產 (「聖保羅書院」同時因缺乏贊助而停辦)

經濟影響著政治:港府改弦更張

金融風暴不只帶來經濟上的影響,更帶來政治上的刺激。

據資料顯示,1866 年,在港外籍人士犯上嚴重罪行 (包括:謀殺、誤殺、行劫、暴力、傷人、盜竊、綁架、非法藏械等) 的案件,急升至 1,033 宗。罪案頻生,而警隊貪腐無能,卒之導致第六任港督麥當奴毅然成立「團防局」,間接提升華人的社會地位。

又港府本來成立「香港造幣廠」自行鑄造貨幣,卻因遇上是次風暴,市民對銀幣的需求減少,「香港造幣廠」於 1868 年帶著 34 萬元的巨大損失倒閉。

英資洋行一直是港府的合作伙伴。金融風暴的襲來,徹底打擊了各大洋行的經濟實力,港府收入因而受損,出現入不敷支的財赤困境。麥當奴「開放賭禁」,在道德層面或許說不過去,但在維持政府日常運作上,麥督的做法未嘗不是情有可原。「開放賭禁」最終在反對聲音中告吹,問題卻是依舊存在。麥督利用開賭所得支持創辦「東華醫院」,旨在「退而求其次」,透過拉攏受創較輕的華商,從而利用他們的財富,協助港府維持善治。至於「東華醫院」令華人勢力進一步抬頭,這已是後話。

結語

要了解香港過去如何受到英國因素影響、本地華人如何逐步上升,「1866 年金融風暴」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近年來,介紹香港歷史的著作甚少提及這場風暴,此不免有點可惜。

[主要參考資料]

1. 林準祥,<1866年:一場期待的金融風暴>。

2. 林準祥,<世紀金融風暴衝擊香港商業 (上篇)>。

3. 林準祥,<世紀金融風暴對香港商業的衝擊 (下篇)>。

4. 佘義 (Geoffrey Robley Sayer),Hong Kong 1862 - 1919:Years of Discretion。

5. 鄺健銘,<不羈放縱愛自由 - 以社會為中心的民間自治想像>,收錄於方志恆主編,《香港革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