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11 月 11 日) 是香港的「和平紀念日」(Remembrance Day)。「和平紀念日」於 1919
年一戰結束後由香港政府訂立。今天屹立在中環皇后像廣場的和平紀念碑,正是於 1923 年 5 月 25
日由當時的港督司徒拔主持揭幕儀式,用以紀念一戰中陣亡的軍人。
現在香港人對一戰的理解,主要停留在世界歷史課本上,談一些「三國同盟 /
協約」、「塞拉耶佛事件」、「施里芬計劃」等,卻甚少從本土的視角出發,仔細審視香港曾經參與一戰的往事。根據政府文件顯示,一戰期間,香港最少有 264
名居民被徵召到英國參戰,包括 61 名警務人員及小量公務員,俱為英籍的歐洲人。又 61 名被徵調往英國參戰的香港警務人員中,共有 10 人陣亡。換句話說,每 6
名參戰的警員,就有 1 人與香港永別。
不過,礙於香港過去是英國殖民地,英籍歐洲人為國捐軀乃理所當然。加上華洋隔閡向來嚴重,一戰後的「和平紀念日」只是港督與殖民地官員循例進行悼念及閱兵的紀念日而已。直至二戰結束、香港重光,和平紀念碑因成為紀念
1941 年「香港保衛戰」陣亡將士的地標,連帶「和平紀念日」亦日益被全體香港人重視。
和「重光紀念日」相比,「和平紀念日」的英殖氣息明顯較為濃烈 (這亦是主張「歸英」的朋友喜歡提及「和平紀念日」的原因)。至於和平紀念碑的外觀仿傚自 1920
年建成、由埃德溫‧魯琴斯爵士設計的倫敦白廳和平紀念碑,與百慕達、奧克蘭的相同,此更反映香港不容抹殺的身份 - 英屬自治海外領土。
陳佐洱之流高呼香港「去殖民化不力」,這本來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因為沒有了殖民歷史,香港根本不成香港。倘若中共一意孤行,利用港共強推「去殖」政策
(「香港郵政」計劃遮蓋郵筒的英殖標記,便是港共「去殖」的先聲),他朝香港走上獨立共和之路,也是迫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