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 年 4 月 16 日,麥當奴期滿卸任,由堅尼地 (Sir Arthur Edward Kennedy,1809 - 1883)
接任「香港總督」。
「香港造幣廠」的設立
在簡單介紹堅尼地的生平之前,我們不妨回顧一下「香港造幣廠」的事跡。這也是麥當奴政績的一部份。
且說第五任港督羅便臣於 1863 年 4 月宣佈發行港幣。港幣初時主要在英國鑄造,運送頗為不便。立法局於是在 1864
年通過第二號條例,建議創辦「香港造幣廠」。歷經兩年多的籌備,廠址最後選在銅鑼灣京士頓街與加寧街交界,耗費高達 40 萬元。
1866 年 5 月 7 日上午 11
時,港督麥當奴主持「香港造幣廠」的揭幕禮。根據張連興引述,「廠裡的機器設備固然要向英國訂購,就連廠裡的職員也要由英國國內聘請,並用英鎊支付薪金,因而廠子的常年經費支付達七八萬元」。10
月 2 日,英國核准「香港造幣廠」鑄造一文、一仙、五仙、一毫、二毫、五毫及一元硬幣。次年 1 月 20 日,麥當奴公開有關消息,並全面執行。
開業初期,「香港造幣廠」一度為市民免費代鎔五千安士以上的舊銀元,鑄造新的通用銀幣。1866 年 6 月,第一批在香港鑄造的銀幣正式面世。
不過,礙於連年虧蝕,「香港造幣廠」於 1868 年 6 月停辦。廠房未幾被怡和洋行收購,改建成糖廠,主要生產白糖
(當日廠房的位置,即是今天的「糖街」)。至於造幣的機器,則一概轉售到日本。這些機器後來解決了日本人開設「大阪造幣廠」時需要機器的問題,間接推動日本的幣制改革。
「香港造幣廠」最終令港府累積虧蝕 34 萬港元。造幣廠結業後,港幣恢復在英國鑄造。
堅尼地傳略
和麥當奴一樣,堅尼地也是愛爾蘭人。他在 1809 年 4 月 5 日出生於唐郡 (County Down)。童蒙時期,堅尼地主要受教於私人導師
(private tutor)。1823 - 24 年,他有幸進入都柏林聖三一大學 (Trinity College, Dublin)
就讀。在此,他認識了麥當奴。
畢業後,堅尼地加入英國陸軍 (British Army)。他先在 1827 年 8 月 15 日晉升為步兵第 11 團 (11th Regiment of
Foot) 少尉 (Ensign),繼而於科孚島 (Corfu)、英屬北美 (British North America) 等地服務 (1837
年以前在科孚島;1838 - 1839 年、1841 - 1844 年在英屬北美)。1846 年,堅尼地結束軍旅生涯,返回愛爾蘭。
適逢愛爾蘭當時爆發「馬鈴薯飢荒」(Potato Famine),堅尼地遂奉命協助克萊爾郡 (County Clare)
受影響的居民擺脫窮困的境況。期間,他一度為居民的慘狀所震撼,且與當地的地主意見不合。1851 年,大飢荒結束,堅尼地毅然投考殖民地官員的職位,獲得接納。
堅尼地首先被安排出任岡比亞 (The Gambia) 總督,再而成為塞拉利昂 (Sierra Leone)
總督。在任兩年,他推行了各項行政改革,以消弭官員貪污、政府無能等問題。1854 年,堅尼地轉往西澳大利亞 (Western Australia)
出任總督。專斷的處事作風 (與當地強烈的行政主導傳統有關) 引發當地居民不滿,紛紛對他貫以「暴君」的稱號。儘管西澳大利亞在他的管治下蓬勃發展
(西澳大利亞乃英國流放囚犯的地方,倫敦政府為此提供了大筆款項,間接促進西澳大利亞的繁盛),這無助消解主流民意對他的攻擊。終於,堅尼地在 1862
年辭去總督一職,黯然下台 (弔詭的是,他竟被殖民地部視為「最佳總督」)。
直至 1863 年 7 月,堅尼地才重新被起用為溫哥華島 (Vancouver Island) 總督。然而,此時的溫哥華島,地位逐漸變得微不足道
(這是英屬哥倫比亞即將成立的副作用)。堅尼地被投閒置散,意興闌珊,加上當地立法會意圖挑戰其行政權力、經濟大蕭條的拖累,他卒之在 1866 年 10
月於一片責難聲音下離任。
不久,堅尼地前往西非 (West Africa) 出任總督。1872 年,他接替麥當奴,成為香港第七任總督。
香港政府面對的挑戰
麥當奴卸任港督後退休。自此以後,他與夫人遊遍意大利和法國,不復涉足政壇事務。1881 年 2 月 5 日,麥當奴逝世,未有子嗣。
麥當奴離港時,華人的社會、經濟實力已然抬頭,「如何有效地爭取華人的支持?」是香港政府必須面對的一大難題。另外,警隊質素每下愈況,貪污成風,「如何改善警隊質素?」亦是港府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至於「開放賭禁」所帶來對香港商業的不良影響、嚴重的財政赤字,更是港府不得不著手處理的。
結語
堅尼地是一名失意的殖民地官員,此一際遇使得他以香港為家。又堅尼地擁有豐富的殖民地經驗,這亦令他有足夠條件解決港府所面對的問題。
97 主權移交後,行政長官只知北望神州,且缺乏具體的管治經驗。香港今天步向衰亡,並非無跡可尋。
[主要參考資料]
1.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
2. 鍾寶賢,《商城故事 - 銅鑼灣百年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