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管治危機

寶靈出任「香港總督」期間,部份政策曾經激起華人怨憤。

1856 年 4 月,港英政府通過《建築及滋擾條例》,規定建築物的規格必須符合通風及防火的要求。華人 (也包括部份英國商民) 普遍認為此法案侵犯他們的私有產權,以及破壞他們原有的生活習慣。他們於是在同年 10 月發起大規模的集會抗議,要求改善 / 暫緩執行該條例。不料新上任的總裁判官戴維斯 (Henry Tudor Davis) 不問箇中情由,堅持嚴厲執法。結果,大批集會人士被警方拘捕,華人與港英政府的關係跌至谷底。

與此同時,港英政府又以滋擾為理由,趕絕街頭上的小販,使之無法維持生計。《購買地產條例》、《徵收費用及訟費條例》的相繼公佈,無異於斂財於民間,傷害華人的既得利益。華人屢次上訴表達不滿,港英政府始終未有給予適切的回應。11 月 21 日,久經累積的民怨終於爆發。逾萬華人上街示威,沿途高呼「打番鬼佬」的口號。期間,示威者一度襲擊附近的歐籍人士,和平示威最後演變成大規模騷亂。

根據張連興引述的資料顯示,當時警隊力量單薄,只有歐籍警官 33 人,華人警員 39 人,「大頭綠衣」(即印度籍警員) 166 人 (合起來不過 238 人)。警隊既要鎮壓示威者,又要維持正常的出巡和站崗,根本分身乏術。港英政府只好「高壓」、「懷柔」雙管齊下,一方面調動駐港英軍進入市區平亂,一方面批准華人領袖與布政司威廉‧堅 (William Caine) 會面,商討對策。

在威廉‧堅表示會考慮華人領袖的陳情下,騷亂才告一段落。

從某個角度看,港英政府通過《建築及滋擾條例》,旨在更好地保障香港市民的居住安全,令香港更能具有現代國際城市的格局。

至於《購買地產條例》、《徵收費用及訟費條例》的執行,則源於港英政府面對著財政困乏的處境,需要設法增加收入,以確保香港的經濟自主。

奈何當時的在港華人不明白港英政府的苦心,只知一昧守舊、拒變、保護自身的利益。港英政府以鎮壓、拘捕等手段結束由華人發起的示威、罷市,這固然不失高壓殖民的色彩,但換個角度看,它對香港順利走上現代化,卻發揮著正面而積極的作用。

事實上,觀乎港英政府後來決心加強與華人社群的溝通,可見港英政府的鎮壓、拘捕純粹出於管治需要,迫不得已。

只可惜港英政府所託非人,高和爾、必列者士 (少數擅與華人溝通的官員) 等人乘機以權謀私,作威作福。華人精英又往往藉著和港英官員勾結,從中謀取利益。港英政府因而陷入嚴重的管治困境之中。

對於這一困境的細節,徐承恩曾經作出過扼要的勾勒:

當時香港政府並不熟悉華人社會的運作,亦不懂如何如華民溝通,但又要全面實行普通法以宣示主權。最終政府要倚重像高和爾等少數能兼擅中英語言者,但權力的過份集中又造成腐敗。而開埠初期的華人精英,多數來自長期處於中國邊陲的沿海居民,也就是之前提及過的海洋中華社會。他們多年來都從事走私、販賣鴉片、販賣人口等偏門行業,亦沒有像大陸中國那種由士紳組成的社會組織。部份華人精人甚至與海盜有聯繫。如此則使他們未能成為可靠的管治伙伴。管治失效,引致治安不靖,港府的對策是以嚴刑峻法阻嚇,卻又惹起華民不滿,進一步損害官民溝通。

文基賢博士 (Christopher Munn) 撰有 “Anglo-China” 一書,述說香港開埠初期的管治危機。徐承恩在《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中以「英治中華的憂鬱」為題,引介文氏的著作,這可謂「畫龍點睛」,點出文氏一書的重心所在。

儘管寶靈在 1855 年建議擴大華人在立法局內的影響力 (包括:在立法局內引入選舉議席。所有持有不分割地段、每年繳交逾十英鎊差餉者,不論種族均可享有投票權。立法局內將會有三位選舉產生的非官守議員,以及三位官守議員),有關建議在翌年 (即 1856 年) 7 月遭到否決,理由是:

(1) 香港的華人並不可信。

(2) 華人精英可能既效忠英國,又為清廷服務 (所謂「雙重效忠」的問題)。

寶靈勉力堅持,只能在立法局內增設一名「非官守議員」,卻附帶有四個新增設的官守議席。立法局內的「官守議員」畢竟多於「非官守議員」 (前者 6 人,後者 3 人),寶靈為香港華人爭取自治的舉措,可謂無功而還 (香港政治反而因此弔詭地走向集權)。

不過,和歷任「港督」一樣,寶靈亦進行過不少惠益民生的建設,包括:

(a) 興建香港首個商業供水系統。

(b) 建成「寶靈頓運河」(又稱寶靈渠、鵝頸澗),流經今日跑馬地及銅鑼灣一帶。

1859 年 9 月,寶靈卸任「香港總督」一職。有關他離港時得到華人熱烈歡送而遭受歐籍人士冷落,我們過去已經講過。

1872 年 11 月,寶靈去世,享年 80 歲。

寶靈離港時,港英政府所面對的管治危機、華洋矛盾其實並未消除。這將為新任「港督」羅便臣 (Hercules George Robert Robinson,又名羅士敏) 帶來嚴峻的考驗和挑戰。

[主要參考資料]

1. 徐承恩,<十九世紀之香港自治>。

2. 徐承恩,<東華歷史之二三事 (三之一)>。

3.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

4. 徐承恩,《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5.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