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朝義雖然成功奪位,但他始終未能挽救安史叛軍之頹勢。
肅宗上元二年 (公元七六一年) 四月,乙亥,青密節度使尚衡大破史朝義的部隊,斬首五千餘級。
乙亥,青密節度使尚衡破史朝義兵,斬首五千餘級。(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同月丁丑,兗鄆節度使能元皓再次擊敗朝義的部隊。
丁丑,兗鄆節度使能元皓破朝義兵。(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五月,令狐彰 (史思明以其為「滑鄭汴節度使」,領數千兵戍守滑臺) 隨中使楊萬定入朝,歸降唐室。
初,史思明以其博州刺史令狐彰為滑、鄭、汴節度使,將數千兵戍滑臺。彰密因中使楊萬定通表請降,徙屯杏園度。思明疑之,遣其將薛岌圍之。彰與岌戰,大破之,因隨萬定入朝。甲午,以彰為滑、衞等六州節度使。(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同一時間,平盧節度使侯希逸擊破史朝義留守范陽的兵馬。
戊戌,平盧節度使侯希逸擊史朝義范陽兵,破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六月,能元皓打敗史朝義手下的將領李元遇。
六月,甲寅,青密節度使能元皓敗史朝義將李元遇。(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神策節度使衛伯玉不久攻打史朝義,連取永寧,破澠池、福昌、長水等縣。事在公元七六一年年底 (當時肅宗已去年號)。
神策節度使衞伯玉攻史朝義,拔永寧,破澠池、福昌、長水等縣。(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侯希逸亦突襲李懷仙 (安史陣營的將領) 成功,引兵南行,擺脫「救援既絕,又為奚所侵」之困境。
平盧節度使侯希逸與范陽相攻連年,救援既絕,又為奚所侵,乃悉舉其軍二萬餘人襲李懷仙,破之,因引兵而南。(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次年 (公元七六二年),李光弼
(光弼於上元二年五月自河中入朝,後復被起用為「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都統河南、淮南東西、山南東、荊南、江南西、浙江東西八道行營節度,出鎮臨淮)
奪許州,擒潁川太守李春 (史朝義所署)。朝義派將領史參援救,不敵。
五月,己丑,李光弼自河中入朝。(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復以李光弼為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都統河南、淮南東 西、山南東、荊南、江南西、浙江東 西八道行營節度,出鎮臨淮。(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八月) 己巳,李光弼赴河南行營。(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李光弼拔許州,擒史朝義所署潁川太守李春;朝義將史參救之,丙午,戰于城下,又破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侯希逸與田神功、能元皓會師後,旋即進攻汴州。朝義召謝欽讓 (曾擊敗王仲昇) 領兵援救,但不免狼狽不堪。
戊申,平盧節度使侯希逸於青州北渡河而會田神功、能元皓於兗州。(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戊辰,淮西節度使王仲昇與史朝義將謝欽讓戰于申州城下,為賊所虜,淮西震駭。會侯希逸、田神功、能元皓攻汴州,朝義召欽讓兵救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適逢澤州剌史李抱玉轉危為機,擺脫兵圍之險,大破史朝義兵。
史朝義遣兵圍李抱玉於澤州,子儀發定國軍救之,乃去。(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建巳月,庚戌朔,澤州剌史李抱玉破史朝義兵於城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客觀形勢由是對史朝義越來越不利。
代宗即位後,為了進一步加快平亂的步伐,其於是在寶應元年 (公元七六二年)
九月,派遣中使劉清潭出使回紇,以修舊好,並請求回紇出兵協助唐室討伐史朝義。
上遣中使劉清潭使於回紇,修舊好,且徵兵討史朝義。(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不過,和「收復兩京」時不同,回紇現在已不復對唐室尊敬,反有輕視之心 (這和回紇目睹唐室的頹敗景況有關)。
清潭至其庭......致敕書曰:「先帝雖棄天下,今上繼統,乃昔日廣平王,與葉護共收兩京者也。」回紇業已起兵至三城,見州、縣皆為丘墟,有輕唐之志,乃困辱清潭。(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加上史朝義對回紇登里可汗誘之以利,鼓勵其南侵曰:「今中原無主,可汗宜速來共收其府庫」,登里可汗遂決定揮軍南下。
清潭至其庭,回紇登里可汗已為朝義所誘,云「唐室繼有大喪,今中原無主,可汗宜速來共收其府庫。」可汗信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清潭遣使言狀,且曰:「回紇舉國十萬眾至矣!」京師大駭。(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代宗驟聞回紇南侵的消息,大為震驚。其立即派遣殿中監藥子昂前往忻州南部,慰勞回紇。
上遣殿中監藥子昂往勞之於忻州南。(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另一方面,代宗又令登里可汗的岳父僕固懷恩前往游說。
初,毗伽闕可汗為登里求婚,肅宗以僕固懷恩女妻之,為登里可敦,可汗請與懷恩相見,懷恩時在汾州,上令往見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在懷恩說之以「唐家恩信不可負」下,登里可汗終於改變心意,「遣使上表」,請求協助唐室討伐史朝義。
懷恩為可汗言唐家恩信不可負,可汗悅,遣使上表,請助國討朝義。(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可是,時勢畢竟已經轉變,回紇已不能再對唐室唯命是從。這由登里可汗多次不接受藥子昂的提議可知。
可汗欲自蒲關入,由沙苑出潼關東向,藥子昂說之曰:「關中數遭兵荒,州縣蕭條,無以供擬,恐可汗失望;賊兵盡在洛陽,請自土門略邢、洺、懷、衞而南,得其資財以充軍裝。」可汗不從;又請「自太行南下據河陰,扼賊咽喉」,亦不從;又請「自陝州大陽津渡河,食太原倉粟,與諸道俱進」,乃從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又回紇協助唐室平亂,純粹出於顧念舊恩,並非出於對唐室的忠心翊戴。這意味著唐室日後無法節制回紇兵的一舉一動。東都洛陽後來被回紇兵洗劫一空,姦淫虜掠之事不絕,唐室無法禁止,這皆源自回紇對唐態度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