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四十六、李輔國遇刺

宦官李輔國擁立肅宗有功,深得肅宗的信任。至德三載 (公元七五八年) 二月,李輔國兼任「太僕卿」,判「元帥府行軍司馬」,且依附張皇后,權勢一時無倆。

二月,癸卯朔,以殿中監李輔國兼太僕卿。輔國依附張淑妃,判元帥府行軍司馬,勢傾朝野。(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李輔國不久拜「開府儀同三司」。上元二年 (公元七六一年) 八月,輔國加「兵部尚書」。

八月,癸丑朔,加開府儀同三司李輔國兵部尚書。(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由於李輔國權傾朝野,群臣於是爭相討好、巴結。

乙未,輔國赴上,宰相朝臣皆送之,御廚具饌,太常設樂。(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李輔國驕縱日甚,竟萌生起「求宰相職位」之野心,要求僕射裴冕等舉薦自己。

輔國驕縱日甚,求為宰相,上曰:「以卿之功,何官不可為,其如朝望未允何!」輔國乃諷僕射裴冕等使薦己。(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幸得裴冕直言「初無此事,吾臂可斷,宰相不可得!」,以及蕭華的如實稟告,李輔國的「宰相夢」才無法實現。可是,李輔國卻因此與蕭華有隙。

上密謂蕭華曰:「輔國求為宰相,若公卿表來,不得不與。」華出,問冕,曰:「初無此事,吾臂可斷,宰相不可得!」華入言之,上大悅;輔國銜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李輔國不滿蕭華令其「求相不得」,其於是批評蕭華專權,且援引元載取代蕭華,出任宰相。

(公元七六二年) 李輔國以求宰相不得怨蕭華。庚午,以戶部侍郎元載為京兆尹。載詣輔國固辭,輔國識其意;壬寅,以司農卿陶銳為京兆尹。輔國言蕭華專權,請罷其相,上不許。輔國固請不已,乃從之,仍引元載代華。戊申,華罷為禮部尚書,以載同平章事,領度支、轉運使如故。(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肅宗病逝後,太子李豫繼位,是為唐代宗。然而,李輔國依然未改其專橫跋扈的行徑,向代宗說:「大家但居禁中,外事聽老奴處分」。代宗礙於李輔國手握禁軍,未敢公然發怒,只好忍氣吞聲,以輔國為「尚父」,「事無大小皆咨之」。

李輔國恃功益橫,明謂上曰:「大家但居禁中,外事聽老奴處分。」上內不能平,以其方握禁兵,外尊禮之。乙亥,號輔國為尚父而不名,事無大小皆咨之,羣臣出入皆先詣,輔國亦晏然處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李輔國由是得寸進尺,提拔親信 (如宦官程元振),剷除異己 (如山人李唐等玄宗的左右)。

以內飛龍廐副使程元振為左監門衞將軍。知內侍省事朱光輝及內常侍啖庭瑤、山人李唐等二十餘人皆流黔中。(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代宗寶應元年 (公元七六二年) 五月,壬午,李輔國更被授予「司空」、「中書令」等官職。李輔國的「宰相夢」,總算如願以償。

壬午,以李輔國為司空兼中書令。(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不過,代宗始終未有放棄對付李輔國。

加上程元振「謀奪李輔國權」,倒戈支持代宗裁制李輔國,李輔國於是在六月被解去「行軍司馬」、「兵部尚書」等官職 (此變相奪李輔國之兵權)。「行軍司馬」、「兵部尚書」改由程元振出任。

飛龍副使程元振謀奪李輔國權,密言於上,請稍加裁制。六月,己未,解輔國行軍司馬及兵部尚書,餘如故,以元振代判元帥行軍司馬,仍遷輔國出居外第。於是道路相賀。(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李輔國見代宗一改過往對自己的尊禮,心知不妙。其遂「上表遜位」。輔國不久被罷去「兼中書令」,進封「博陸郡王」(此乃「明升暗降」之手段,旨在架空李輔國)。

輔國始懼,上表遜位。辛酉,罷輔國兼中書令,進爵博陸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輔國的政治生命,至此其實已經結束。這由他說「老奴事郎君不了,請歸地下事先帝!」可以充分反映。

輔國入謝,憤咽而言曰:「老奴事郎君不了,請歸地下事先帝!」上猶慰諭而遣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可是,事情尚未完結。輔國最後為一盜匪所行刺,竊去首級及一臂。

上在東宮,以李輔國專橫,心甚不平,及嗣位,以輔國有殺張后之功,不欲顯誅之。壬戌夜,盜入其第,竊輔國之首及一臂而去。(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對於李輔國「死無全屍」,代宗不但未有落井下石,反而「敕有司捕盜,遣中使存問其家,為刻木首葬之,仍贈太傅」。代宗對輔國可算是「仁至義盡」了。

敕有司捕盜,遣中使存問其家,為刻木首葬之,仍贈太傅。(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又李輔國雖死,唐室「宦官專權」的問題依舊。程元振因謀奪李輔國兵權有功,於寶應元年 (公元七六二年) 九月被加為「驃騎大將軍」兼「內侍監」。裴冕、來瑱與元振有隙,相繼被元振誣害。

乙未,加程元振驃騎大將軍兼內侍監。(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左僕射裴冕為山陵使,議事有與程元振相違者,丙申,貶冕施州刺史。(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

(廣德元年,公元七六三年,正月) 初,來瑱在襄陽,程元振有所請託,不從;及為相,元振譖瑱言涉不順。王仲昇在賊中,以屈服得全,賊平得歸,與元振善,奏瑱與賊合謀,致仲昇陷賊。壬寅,瑱坐削官爵,流播州,賜死於路。(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