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歌德下的新浪潮:Fabel 的 "We are one"

當「香港樂壇已死」的呼聲甚囂塵上,香港樂迷只知追捧參與內地歌唱節目、演唱別人的歌的謝安琪、G.E.M. 時,在同一個國度裡,筆者卻發現了一隊不可多得的人才:Fabel。

第一次認識 Fabel 的歌,應該是在去年的「勁歌金曲」節目觀看他們演繹「鹽花」這首歌。當時的我,一邊聆聽,一邊感受不深。直至他們於「TVB 8 金曲頒獎禮」演繹另一首歌曲「庸人自擾」,我才真正被他們的風格所震撼。後來,透過不斷於網上細聽他們的歌曲,逐漸被他們的音樂所吸引。

Fabel 的曲風,概括而言,其實是八十年代的「新浪潮」 (New Wave),與同時期的「歌德式搖擺」 (Gothic rock) 的混合。所謂「新浪潮」的音樂,大抵離不開 synthesizer 配上電結他。至於「歌德式搖擺」,則音樂風格大體偏向沉鬱、黑暗,歌詞亦相對比較負面,以韃伐人生之醜陋、無意義為主。細聽 Fabel 的歌曲,幾乎無不用上 synthesizer 作底,加上凌厲的電結他,其明顯體現著「新浪潮」的特色。又「不生不死」、「庸人自擾」的歌詞更是對人生之不由自主、乏味無聊大加剖白,充滿怨憤、痛恨之情,這和「歌德式搖滾」亦一脈相承。

「We are one」是他們的首張大碟。全碟雖是 EP,只有六首歌,但絕不納悶,反而令人拍案叫絕。

大碟第一首歌是「鹽花」。就編曲言,用「豐富」來形容絕不為過;歌詞方面,主要講述面對失戀的那種苦痛,猶如鹽花灑於傷口。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對比碟內其他的作品,這首歌其實並不算得上特別出色。主音盧祝君在處理高音位置明顯有不足。這在現場演繹時尤其顯著,這亦是我當初不為「鹽花」打動的原因。

第二首歌是「不生不死」。這倒比「鹽花」好多了。姑勿論音樂,只就歌詞看,這完全和海德格的存在哲學有若干契合之處。海德格曾指出,人往往處於 everydayness (所謂 everydayness,其實即是接受庸庸碌碌、機械化的乏味的生活) 之中,未能展開 authentic mode 以發現自己獨特的存在意義。「不生不死」這首歌的詞正是要批評滿足於 everydayness 的生活的人是不生不死的。這對現在的香港人是何等的當頭棒喝!歌詞中有以下一段:

亂作的詩 亂唱的歌 擱置的志願

呼吸太少脈搏不多 不必想太多

當惡夢每晚在重播 你清楚怎麼抵抗

不用憑甚麼 清洗不生不死痛

比誰也清楚 你要的快樂

只不過圈檻與枷鎖 一些小綑縛

不要害怕錯後重錯 你高興怎麼的過

不用誰認可 不困惑得失少與多

這段既是副歌的歌詞,也是我最欣賞的一段歌詞。

A. 「呼吸太少脈搏不多,不必想太多」:這可謂切中人存在之有限性,既然人生而有限,何必還要花時間去胡思亂想?

B. 「當惡夢每晚在重播,你清楚怎麼抵抗」、「比誰也清楚,你要的快樂」:這完全是側寫人能自作主宰、自行決定自己的生存意義。

C. 「只不過圈檻與枷鎖,一些小綑縛,不要害怕錯後重錯,你高興怎麼的過,不用誰認可,不困惑得失少與多」:這表示人有充足能力衝破障礙,成就自己,成就美好的人生。

歌詞已經如斯精彩,再看音樂風格,開首的幾個音,已令人想起九十年代的 britpop 班霸 Oasis 的經典 “Wonderwall”。然而,再聽下去,曲風卻漸與 “Wonderwall” 分道揚鑣了。華麗的電音,伴隨著鬱悶得躁動的結他聲,加上主音到位的演唱,這活脫就是帶有 gothic、new wave 味道的 post-punk 歌曲,是屬於 Fabel 特有的音樂風格。近年不少人說香港樂隊抄襲外國樂隊的歌曲,倘若香港樂隊抄得如 Fabel 般巧妙,抄得那麼具個人風格,抄襲又何妨呢?

接著「不生不死」的是「風吹草動」。「風吹草動」算是碟內難得的一首抒情作品,少了那種沉鬱、失落、忿忿不平,卻多了一重淡淡的哀愁。在弦樂紛天下,吐出的是詩化的歌詞。這也不知是馮慶聰的故意安排,還是林夕的功力深厚了。補充一點,宏觀全張大碟,歌詞的質素基本上都是水準之上的。誰說香港現在的歌詞不如前?倘若大家放開視野,看一看主流歌手以外的歌手、樂隊的作品,精彩的歌詞其實大有人在。

全碟最具批判意味的要算是「驅殼」。眾所周知,「驅殼」的正字是「軀殼」。何以 Fabel 的歌名為「驅殼」呢?這應該和歌曲所表達的訊息有關。

全首歌,據我估計,應該是想講同性戀並沒有錯,也不是一種罪 (這可能和黃耀明、何韻詩的坦白有關吧!)。其中有些地方頗令人會心微笑:

你勸勉眼光 悲憫我倆那骯髒

比口中醜惡 更墮落

厭惡你眼光 不過更厭惡說謊

未曾稀罕過 讓我踏足天國

這不就是對天主教、基督教的「道貌」來個冷嘲嗎?

人選擇同性戀,本是其天生的身體基因決定,當中只有事實問題,沒有什麼對錯、應該不應該可言。可是,部份人卻刻意站在道德高地之上,指責選擇同性戀的人是犯罪、是醜惡、是墮落。這根本是不合理的歧視、偏見。Fabel 這首歌試圖從第一身角度,講出世人對同性戀人的誤解、不明,而這種不明、偏見又正好驅使一代又一代的同志戀人站出街頭,爭取自己的權益,捍衛自己的所愛。「驅體」,其實有「同性戀人共享同一特徵的軀體,驅使著他們爭取自己的權益」的意思。這可謂言簡意賅之至。

音樂方面,由開首至結尾,有一層層的轉進,越至末段,氣氛越昂揚,令人感到前路佈滿希望。這和歌詞也有一種遙相呼應。

全碟最後兩首歌是國語歌,分別是「這就是我」和「庸人自擾」。

「這就是我」的曲同於「不生不死」,但歌詞卻不再是韃伐平常人生之百無聊賴,轉而強調一個人的自足自樂。熟悉廣東歌的人於多年前當曾聽過一首歌「寂寞的人有福了」,這是達明一派於千禧年後重返樂壇的首波力作。「這就是我」明顯就是「寂寞的人有福了」的延續。對於所有單身人士 (包括我在內) 而言,這首歌既是自我慰解,也是在情人節宣傳泛濫之下的一枝有力的回馬槍。

至於「庸人自擾」,喜歡歌德搖擺的人很難不愛這首歌。歌詞表達對他人關心的厭惡、反感,這已異常吸引那些特立獨行的人士。加上歌德式的沉鬱,進而躁動,這堪與西方的伊凡塞斯 (Evanescence) 相比。尤值一提的是末段的結他 solo,這完全不 radio friendly,但卻表現出他們對音樂極大的熱誠和尊重。黃貫中的歌不也是有很多精彩的結他 solo 嗎?這就是對待音樂以認真、尊重。

最後,與其只注意謝安琪、G.E.M.、容祖兒、陳奕迅,倒不如大家認認真真,了解一下樂壇的新力軍。樂壇不是已死,不是沒有好歌詞,不是沒有好樂隊,不是沒有好唱片,只是大家有沒有注意罷了。

想接觸真正的好的香港音樂,Fabel 的 EP 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