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七、高宗施政之困境

步入永徽四年(癸丑,公元六五三年)九月以後,高宗施政日益艱難。其重用之大臣如張行成、高季輔先後離世。

秋,九月,壬戌,右僕射北平定公張行成薨。甲戌,以褚遂良為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如故,仍知選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十二月,庚子,侍中蓨憲公高季輔薨。(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朝中雖有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處理政務,但其多不向高宗直言進諫,高宗曾為此感到不滿。

戊戌,上謂五品以上曰:「頃在先帝左右,見五品以上論事,或仗下面陳,或退上封事,終日不絕;豈今日獨無事邪,何公等皆不言也?」(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為免進一步窒塞言路,高宗甚至未有因薛景宣之出言不順而加以降罪。

冬,十月,雇雍州四萬一千人築長安外郭,三旬而畢。癸丑,雍州參軍薛景宣上封事,言:「漢惠帝城長安,尋晏駕;今復城之,必有大咎。」于志寧等以景宣言涉不順,請誅之。上曰:「景宣雖狂妄,若因上封事得罪,恐絕言路。」遂赦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此問題其實早在太宗晚年已經出現。太宗尚未有妥善方法加以處理,高宗又可有什麼作為呢?大體而言,除非長孫無忌等一批朝中重臣被徹底更換/清除,否則此問題不易被解決(後來武后掌政時,曾大力打擊長孫無忌等人,而改用科舉考試提拔新晉人才,其做法和此問題之處理不無關係)。

當時忠心於高宗者,有白衣大將薛仁貴。

丁丑,夜,大雨,山水漲溢,沖玄武門,宿衛士皆散走。右領軍郎將薛仁貴曰:「安有宿衛之士,天子有急而敢畏死乎!」乃登門桄大呼以警宮內。上遽出乘高,俄而水入寢殿,水漂溺衛士及麟游居人,死者三千餘人。(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李世勣、崔敦禮亦被高宗重用,位居要職。

開府儀同三司李勣為司空。(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癸丑,以兵部尚書崔敦禮為侍中。(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然而,賢良之輩出始終敵不過天災橫禍。永徽五年(甲寅,公元六五四年)六月,丙午,恆州發生大水災,五千三百家被洪水浸沒。

六月,丙午,恆州大水,呼沱溢,漂溺五千三百家。(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除了天災,復有人禍。睦州女子陳碩真,與妹夫章叔胤舉兵作反。事在永徽四年十月。

初,睦州女子陳碩真以妖言惑眾,與妹夫章叔胤舉兵反,自稱文佳皇帝,以叔胤為僕射。(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章叔胤率領群眾攻陷桐廬,碩真亦領兵二千攻陷睦州及於潛,卻未能攻克歙州。

甲子夜,叔胤帥眾攻桐廬,陷之。碩真撞鐘焚香,引兵二千攻陷睦州及於潛,進攻歙州,不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高宗知悉亂事後,派揚州刺史房仁裕發兵討之。碩真方面,其派遣童文寶率領四千人寇掠婺州,婺州刺史崔義玄發兵抵抗。

敕揚州刺史房仁裕發兵討之。碩真遣其黨童文寶將四千人寇婺州,刺史崔義玄發兵拒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當時,民間傳言碩真有神靈庇佑,犯其兵者必滅族。可是,司功參軍崔玄籍(崔義玄之部屬)勸其手下士卒切勿誤信謠言,士卒終可克服心理障礙,與敵接戰。

民間訛言碩真有神,犯其兵者必滅族,士眾兇懼。司功參軍崔玄籍曰:「起兵仗順,猶且無成,況憑妖妄,其能久乎!」(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崔義玄以玄籍為前鋒,其自己又親自領兵出戰,奮不顧身。終於,士卒齊奮,賊眾大潰,碩真餘眾退至睦州境,降唐者萬計。

義玄以玄籍為前鋒,自將州兵繼之,至下淮戍,遇賊,與戰。左右以楯蔽義玄,義玄曰:「刺史避箭,人誰致死!」命撤之。於是士卒齊奮,賊眾大潰,斬首數千級。聽其餘眾歸首;進至睦州境,降者萬計。(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十一月,庚戌,房仁裕和崔義玄之軍隊會合,捕獲碩真、叔胤,斬殺之。亂事至此才告一段落。

十一月,庚戌,房仁裕軍合,獲碩真、叔胤,斬之,餘黨悉平。義玄以功拜御史大夫。(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唯一可喜的是,永徽五年(甲寅,公元六五四年)年底,全國豐收。洛州粟米每斗兩錢半,粳米每斗十一錢。

是歲大稔,洛州粟米斗兩錢半,粳米斗十一錢。(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我們可說,高宗管治之難題,主要表現在政治方面。至於天災、人禍,隨著豐收之出現及亂事之平定,其似並未構成嚴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