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九、論東周之四

戰國時期為一競爭圖存的時代,競爭必求勝利,故又重視利益計量,工具理性即於此彰顯。工具理性之橫行,在人際關係上的反映是人人不重道義,人人重利多於情,此在我們分析龐涓一事時已說;而在國與國的關係上,則為各國同是富國強兵,以圖將對方吞併,故變法熾熱,法家思想盛行,以上可以視為一段對我們上一次文章的大要。

但戰國之史事焉止孫龐之鬥智,故現在本文將續述戰國的其他史事,再進而分析。

魏於馬陵一戰敗陣(馬陵之戰前,魏又被孫臏及齊師用圍魏救趙的方式擊潰,敗於桂陵,馬陵之敗乃魏之第二度被齊大敗也,時魏由惠王執政)後,大將失去,國力亦受挫,自此常為秦侵擾(此時秦孝公已用商鞅變法,秦因而成一強國,故能對魏加侵凌),無力再成為逐鹿中原的一流國家。反之,齊自桂陵及馬陵二戰勝利後,國力鼎盛;齊又積極發展經濟(這和齊魯學重置富有關),使自己的經濟力量提高,是時趙、楚、韓、魏、燕皆力弱,只有秦強大,故齊又和秦曾共稱東、西帝(蘇秦合縱即在此時),此段時期的戰國歷史,實可稱為齊、秦稱霸期(此期之前為魏惠王稱霸期,此期之後為秦、趙稱霸期,最後則為秦統一六國之勢成)。

不過,齊雖強大,但其一方面藉勢盛侵燕(是時齊由湣王執政),一方面又侵宋,這終引致後來燕聯數國攻齊,間接引致齊之衰落(事實上,戰國時代齊、燕兩國之相互攻伐,實令兩國之國力虛耗不少,這對日後秦之統一也是極度有利的)。

在燕、齊互鬥的戰爭中,又有一場是值得一提的,此場戰爭名為即墨之戰。

且說燕昭王採納樂毅和蘇秦的建議,積極爭取與各國來孤立齊國(事在合縱抗秦之後,合縱抗秦,某程度上亦是蘇欲孤立齊的手段);一方面對齊國表面臣服,以鬆懈其戒心,一方面慫恿齊國滅宋,以埋下日後聯合諸國攻齊的因子。當時齊國君主齊湣王果然不防備,聽從燕國建議,滅掉了宋國。宋國稅收豐厚,一向是齊、秦、趙三國所覬覦之地。齊滅宋之後,使得齊與秦、趙關係更形惡化。燕就利用這種形勢,結成攻齊的盟軍。

西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統率六國軍隊攻齊。齊湣王沒有想到燕國會聯合諸國攻齊,緊急任命觸子為將領,率軍抗敵。雙方各二十萬大軍,於濟水一帶對峙。可惜齊軍由於連年征戰,士氣低落,主將觸子也逃亡不知下落,最終齊軍大敗,齊湣王被迫出逃至莒(今山東莒縣),並為淖齒所殺。而與此同時,燕將樂毅則率軍進入齊國都城臨淄。樂毅又待民寬厚,於是六個月內,燕軍即迅速攻取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只剩下莒和即墨未被攻克。齊國至此幾近亡國。

不過,正當齊將亡國之際,臨淄一小官,名田單,將齊殘兵七千多人加以重整,又重構各種防禦,以圖死守即墨。他一方面用反間計使燕王易樂毅之位,一方面又將即墨城的壯士隱藏,剩下老弱婦孺,以使燕軍鬆懈。終至時機成熟,田單即以火牛陣反攻燕軍大營,燕軍見狀,大為驚駭,四處散逃潰不成軍。齊軍最終斬殺了燕軍將領騎劫,齊國所淪陷的七十座城邑又都回到齊國,齊至此復國,此即為著名的即墨之戰。

這件事之所以值得一提是它反映了戰國的另外一些特色。首先,燕攻齊不是單一國家之進攻,而是聯盟他國以攻,這是戰國一特點。這種方式或是起源於張儀(鬼谷子的弟子,蘇秦亦為鬼谷子的弟子,鬼谷子於當時屬於縱橫家一流)。張儀主連橫,建議秦和魏及齊結盟,繼而令其他較為弱小的國家接受秦之號令(所謂連數強以欺眾弱)。張儀後又有蘇秦,唱言合縱,合縱,即為聯合數國諸侯(主要是六國諸侯)以抵抗強秦(所謂聯眾弱以攻一強)。放在地圖上,恰好蘇之聯合成一直線,張的則為一橫線,此為合縱、連橫之得名。

但不論合縱或連橫,二者皆強調結盟,以加強己之軍力對付他人,這種方式逐步發展,後來燕攻齊時亦用上,可見其為一種戰國時代常用之戰爭方式。

這或會令我們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法等國結為三國協約、德奧等國結成三國同盟的情況,其實兩個歷史時空之所以出現同樣近似之況,正因兩時空皆是講求競爭、制勝、自我防衛,雖時地不同,工具理性的使用卻一,人要求強而不敗,只有透過聯盟他人,國自亦然,於是,戰國、一次大戰皆出現結盟情況,這可說是本於人類本性,不是事出偶然。

回到即墨一戰反映戰國特色上,我們已說第一個特色,第二,它反映了戰國軍事策略的多元。田單之反間計迫燕王易樂毅位,反間計的使用乃心理上的軍事策略;又田單用火牛陣反攻,也為前代所無,戰國即有之,此為佈陣上的軍事策略。戰國時代自始即為一個多種心理戰略、生理戰略交疊使用的時代,因其時代中心強調制勝,制勝必先出奇,為人所不料,我們實可說是戰國的時代精神導致不少精彩的戰略及計謀出現。

其三,即墨戰也反映戰國戰爭一戰即亡他人之國的特色,聯結以上兩點,即為本文特別抽取此戰一談之因。

即墨之戰,齊雖可復國,但已國力衰弱,燕國亦然,其以後無力再進行大規模併吞,也於此事奠定了(自此齊退出可和秦爭雄的地位)。

魏、齊、燕不再強大,七雄中尚有秦、趙、楚及韓。但韓國地少,且如宋蘇洵《六國論》指,韓國(也包括魏國等)多割地予秦以圖一日之安,結果彼竭而我盈,秦必國力更大而韓日削,故韓亦顯然無法成就大規模吞併事業。至此,所謂戰國之競爭圖存,能有能力繼續的實只有前三國。

本文對戰國形勢的論述或有點散亂,但大意筆者相信仍可見的。概言之,就是各國變法後,魏、齊、燕、韓皆因不同原因而國力大削。秦則辟處西垂,甚少涉及中原事,故能保存國力;孝公又用商鞅變法,成為七雄中最強的一個。趙後來有武靈王行胡服騎射(胡服騎射大要:趙武靈王鑒於匈奴之驍勇善戰,機動性強源於匈奴人穿輕便服飾及少習騎射,遂要求本國人改穿胡服,學騎馬及射箭,初時公子成等人大表反對,及後經武靈王極力要求,加上肥義等的支持,胡服騎射終在全國實施。此事後,趙國一洗以往頹風,軍事力量大大加強,武靈王因而可稱王,趙國也因此一躍而為戰國末年唯一一個可和強秦對抗的國家),軍事力量也強大,成為戰國後期一大國。楚則自春秋莊王時已積有大片土地,國力亦大,只是國內朝中奸佞當道,導致國政日衰,但一時間也不能不謂是無實力。

然而,這狀況隨著秦楚戰爭中楚國的失敗、長平之戰等出現又再有變。楚國於懷王時誤信張儀,先和齊絕交以致於外交上被孤立,繼而起兵伐秦而大敗,後來懷王又入秦,被扣留,客死異鄉(時當在即墨之戰前)。楚的一連串外交及軍事上的失敗令楚損兵折將,國勢更衰;而長平之戰更令趙自胡服騎射起所建立的軍事力量一夜化為烏有,至此,秦成為唯一競爭圖存的勝利者之勢已成,吞併六國只是遲早之事。

長平之戰或可再說多一點,它體現著戰國戰爭的殘酷。且說趙括只知紙上談兵,因而於長平敗於秦白起之手,趙軍投降。若依春秋戰爭慣例,降卒性命必不致死,但白起後來卻將趙降卒四十萬全部坑殺,這四十萬可謂是趙全國的壯年及青年男子,對趙構成嚴重傷害,終令其一失足而不能起。這樣做對秦自然有利,極度符合工具理性的利益計量,但在人道立場上,此可謂不人道之至,殘忍程度極高,這正是戰國戰爭之特色。

楚及趙的失敗,秦成為吞併圖存的戰國時代的大贏家。秦王政即位,立刻進行一連串軍事行動,併吞六國,先後次序為韓、趙、魏、楚、燕、齊,公元前221年完成,期間周室亦被消滅,秦從此統一天下。

總全文而論,戰國戰事是激烈的,魏齊等國相互攻伐而衰,楚趙則大敗於秦,但在此消彼長下,秦終成為戰國後期唯一有能力吞併六國者,在嬴政時,通過軍事行動,掃清亂局,一定天下,第一個大一統皇朝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