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破・地獄》英文名稱叫「The Last Dance」,這是很好的翻譯,破地獄作為道教喪禮科儀法事,本來就是人生終結的標誌,而整個儀式喃嘸師傅身穿法衣、手執桃木劍穿梭來去,儼如起舞,為先人跳「沒明日的舞」,完全把握住破地獄的意涵,此已值得一讚。
「破・地獄」而不是「破地獄」,一個停頓亦甚有深意。電影不純粹是講超渡先人的儀式,更多著墨於「不止死人要超渡,生人也需要破地獄,生人都有好多地獄」。為生人破地獄,驟看或覺「不知所謂」,如戲中 Hello 文所言,但仔細了解清楚「生人的地獄」何所指,箇中說法亦不無道理。一言以蔽之,「生人的地獄」專指活著的人因為種種原因所積下的種種不解的心結。人在受苦,卻離不開、揮之不去,故云地獄。為生人破地獄,其實是為在生者解去致苦的心結。在電影中,此一責任落在「行街」(殯儀經紀) 的道生身上。
道生 (黃子華飾演) 原本是婚禮策劃師,服務一對新人,見證無數人生幸福瞬間,卻因疫情拖垮經濟,生活迫人,轉行到長生店做殯儀經紀,服務先人,見證人生至哀至痛的時刻。此一角色設定,已甚具看點,充滿反諷 (irony),突顯人生荒謬 (absurd)。不只道生,女主角郭文玥 (衛詩雅飾演),看不透生死,任職竟是救護員,天天見盡傷者邁向死亡。反諷的角色設定讓演員有發揮空間,也貼近人生現實,觀眾看去有共鳴,故電影大收旺場。
預告片有一段介紹,相當精警:「紅磡係一個好特別嘅地方,一街之隔,嗰邊紅館每晚都喺度開 show,呢邊殯儀館又係每晚都喺度開 show。」紅磡有許多殯儀館和長生店,大家都明白,但將之與紅館的熱鬧作對比,這就引人深思,好的電影不正是要「啟人思」嗎?設靈、大殮在華人世界是要莊重,但誦經、遊十殿、破地獄……加上親友獻上花牌,此與開 show 在形式上有分別嗎?《破・地獄》捕捉到喪禮鮮為人知的本質,同時定義了「行街」、「喃嘸」的價值與意義,「行街」是為生人服務,「喃嘸」是超渡先人。喃嘸顧問梁俊認為,電影會令一眾喃嘸師傅受到尊重,其中關鍵即在其肯定了一文一武的工作之餘,亦賦予了一文一武工作的意義。
主題曲《普渡眾生》由林家謙一手包辦創作,淡然哀愁帶出釋懷的況味,非常到位。「滄桑的聲線哼起了南音,響起牽掛種種世事餘韻,未結束,翩翩起了一支最後沒明日的舞」形象化地將喪禮畫面呈現。從「還未斷的根,求誰來悲憫,仍為抹不開的世塵傷感」到「隨落葉生根,毋用來悲忿,回望在多少遺憾中普渡的眾生,才覺已得到福蔭」,這是身處地獄至走出的過程,轉捩點就在喪禮那個破地獄儀式所帶來的反思與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