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生前曾經表示,不想看見廚房「冷鑊死罩」,她去世後,有一段時間,爸爸身體仍然健康,晚上不時煮飯給我和弟弟,貫徹對妻子的承諾。雖然媽媽曾批評爸爸廚藝不佳,但就我個人感受,爸爸做的菜味道也挺不錯,絕不比媽媽的差。
爸爸有一道菜,叫南乳腐竹炆豬肉,吃後教人難忘。驟聽菜名,或覺得很容易做,其實不然。南乳要入味,用多少份量,花多少時間,必需仔細講究。腐竹要選新鮮的,方能掛得起汁,吃下去有口感,否則像咬紙皮般,毀了整道菜。最精髓是豬肉,爸爸曾自豪地分享,一定要用上肉,因上肉油脂分佈均勻,肥瘦相間,肉質香腍軟滑。這道菜配上一大碗白飯,簡直是人間美味。其他餐廳根本弄不出,或無技術,或不願用充足的材料,「街外邊食到咁足料」,爸爸的話,我完全同意。
超市有急凍的潮州粉果售賣,單純擺在碟上放微波爐,可能黏成一團。爸爸很聰明,特別買來一小鋼兜,把粉果放上,再用水蒸。出來的粉果皮薄餡靚,柔軟適中。若無鑽研煮食的心思,決難為此。又媽媽擅煲粥,菜肉粥、蠔豉粥是其拿手好戲,爸爸只知弄菜肉粥,卻總在粥旁放些少乾瑤柱,帶出粥的鮮味,在生病的時候,能吃到一碗美味的粥,這是多麼幸福的事,而用乾瑤柱吊味的方法,竊以為是爸爸向媽媽偷師。
新年時爸爸煎蘿蔔糕更有一手。通常街外買的,既油膩,也不脆口。爸爸煎的截然不同,份量多不在講,最要緊是火候恰到好處,煎出來的糕香脆可口,令人想一吃再吃。
爸爸牙齒不好,吃東西有困難,但不代表對食不講究。他喜歡吃碎牛肉腸粉,有一次我買了一家手工製的,他吃後,說:「都係德發好食啲。」德發是他經常光顧的粥店。另外,吃牛根腩,他會選嚮腩,喜歡其炆得夠稔,而且入味。吃魚他會選倉魚,因倉魚多肉少骨,剔出來較容易。香蕉則揀地捫 (Del Monte),保證新鮮。喝飲品他特別鍾情好立克。
弟弟說,之前失業在家,吃過爸爸親手煮的蝦子麵,發現他煮麵的技術有了進步,麵煮得更加柔軟。我未吃過爸爸煮的麵,以後都沒有這個機會。
有爸爸在,「冷鑊死罩」是不會出現的,他多少會親自下廚,廚房能發揮其正常功用。可是,他走後,要我和弟弟煮,實在困難至極。對只求飽肚、重視快速多於食物質素的人而言,我寧願落街叫外賣買飯盒,總好過洗瓜切菜做一大番工夫。
爸爸走了兩個多月,廚房更多是用作上香、擺放祭品,廚櫃上有幾支豉油,但都帶有歷史陳跡,一段時間沒用過,菜刀亦添上鐵鏽。「冷鑊死罩」成為新常態,舊日爸媽煮飯煲粥的片段便越見珍貴,奈何人去樓空,昔日種種已不能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