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日 星期一

北魏初年的農業發展

西晉末年,天下大亂,人民或於戰爭中喪命,或死於飢餓。要之,中原大地上能僥倖生存者無幾,換個角度看,無主荒地亦相對較多。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功立業,適值中原喪亂,戰爭頻仍,農業荒廢,有見於行軍打仗必須糧食充足,拓跋珪安排東平公拓跋儀開墾河北,闢地千里,自五原至於棝陽塞外 (即今天的內蒙古包頭市),皆為屯田。這仍是曹操舊日路數。

登國六年 (公元 391 年),匈奴支系鐵弗部首領劉衛辰 (大夏國建立者赫連勃勃之父) 派兵攻打北魏,反為所敗,衛辰被魏軍追擊,途中為部下所殺。鐵弗部珍寶、畜產,名馬三十餘萬、牛羊四百餘萬,盡入北魏,自此,北魏發展農耕、畜牧的實力大為增強。

皇始二年 (公元 397 年),北魏軍隊攻下後燕都城中山,拓跋珪隨即「分徙吏民及徒何種人、工伎巧十萬餘家以充京都,各給耕牛,計口授田」。天興元年 (公元 398 年),拓跋珪建都平城 (今山西省大同市)。

跟東晉、南朝不同,地廣人稀令拓跋珪有實現「計口授田」的本錢。當時,「東至代郡 (今河北),西及善無 (今山西),南極陰館,北盡參合 (今內蒙古涼城縣),為畿內之田;其外四方四維置八部帥以監之,勸課農耕,量校收入,以為殿最」,此完全與漢族政權的重農政策沒有分別。

重視農業生產又表現在拓跋珪「躬耕籍田率先百姓」上,一「馬上得天下」的鮮卑君主,竟願意親自務農,作天下表率,結果「自後比歲大熟,匹中八十餘斛」,農產收穫豐富乃意料中事。

不過,農業始終是看天吃飯,明元帝永興年間,水災、旱災經常發生,導致農作物失收。神瑞二年 (公元 415 年),「京畿之內,路有行饉」。是次飢荒之嚴重,一度令明元帝欲遷都鄴城,及後因崔浩獻計而中止。

何以明元帝有遷鄴的打算?因鄴城位於華北平原的農業發達地區,漳河以及多條河流流經或環繞鄴城,造就鄴城優越的農業條件。

崔浩所獻之計,查《魏書.崔浩傳》,有以下一段:

浩等對曰:「可簡窮下之戶,諸州就穀。若來秋無年,願更圖也。但不可遷都。」太宗從之,於是分民詣山東三州食,出倉穀以稟之。

扼要言之,即令窮困者就食山東 (太行山以東地區)。

崔浩等反對遷鄴,也有一番緣由:

(1) 山東地區的人多為漢人,恃著農業發達,譏笑北魏政權「居廣漠之地」(即以平城為首都),看不起鮮卑人。倘若遷都,只會造成胡漢族群矛盾。

(2) 鮮卑人向南遷徙,「處榛林之間」,或出現水土不服,疾疫死傷。

(3) 大夏國、蠕蠕人在西北虎視眈眈,若遷都鄴城,北邊雲中、平城將飽受威脅,「雖欲救援,赴之甚難」。

「令民就食山東」是中國歷朝慣例,下迄隋唐仍沿用。

明元帝復敕令官員:「前志有之,人生在勤,勤則不匱。凡庶民之不畜者祭無牲,不耕者祭無盛,不樹者死無槨,不蠶者衣無帛,不績者喪無衰。教行三農,生殖九穀;教行園囿,毓長草木;教行虞衡,山澤作材;教行藪牧,養蕃鳥獸;教行百工,飭成器用;教行商賈,阜通貨賄;教行嬪婦,化治絲枲;教行臣妾,事勤力役。」人人辛勤勞動,終令「歲數豐穰,畜牧滋息」,農業、畜牧業俱有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