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官德祥對開皇十四年大旱及隋文帝評價的重新審視

楊堅代周立隋,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開皇十四年 (公元 594 年),關中發生了一場旱災。三十五年後,唐太宗李世民與黃門侍郎王珪回顧前朝往事,竟批評隋文帝「不憐百姓而惜倉庫」,不滿隋文帝當年的救荒表現。

唐太宗的評論見於唐代史家吳兢《貞觀政要》卷八<辯興亡>。後世史家受<辯興亡>影響,對文帝看法多呈負面,如錢穆《國史大綱》便說:「(隋在) 對外無強敵之脅迫,此時的統治權所急切需要者,乃一種更高尚、更合理的政治意識,而惜乎隋文帝說不到此。」

根據傳世多份文獻記載,開皇十四年確有大旱發生,發災地為關中,京師心臟地帶。旱災導致關中人口缺糧,「關中大旱,人饑」,最後出現「地區性」饑荒。不過,是次旱災非單一事件,而是連串天災的頻密發生。

對於這次「大災」,隋文帝非常關心。他採取過連串應急救荒措施,包括令百姓就食關東。事實上,隋文帝一直愛民如子,平時亦關心民情。此或出於天性,或出於管治需要。要之,其躬身儉約,注意到農民的痛苦,「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始終一以貫之。

開皇初年,減輕賦稅徭役、減輕刑罰、廢除酷刑等措施,皆見文帝是「憐百姓」的好君王。至於「惜倉庫」,開皇十四年前後並無難以處理的內憂外患,陳朝已平,江南受控,跟突厥的矛盾隨著分化策略收效而消除 (嚴耕望說:「其 (突厥) 勢稍弱,文帝欲用兵以服之,然恐勞師動眾,遂採用長孫晟『遠交近攻離強合弱』之離間政策,輔以兵力,於是突厥分為東西。其勢既分,隋復用離間政策以弱之,結果東西突厥皆請和稱臣」),文帝實無儲糧以備用的需要。

文帝不開倉而令民就食關東,更似是利用移民就食製造輿論,公告天下,促成義倉順理成章由私營變官營。一旦官營義倉進入國家體制,將對國家賦收有著促進作用。

義倉原本是一種全民性的糧食賑濟措施,由國家出面承辦,社會各界負擔倉穀,賑災面向社會大眾。救荒、為饑饉者賑給糧食,一直是義倉唯一目標。直到開皇十四年關中旱災後始出現變化。

將義倉由民辦改為官辦,具體言之,即不由勸課而改為准上中下三等稅納糧,以充倉儲,將民間自由輸納變為一種賦稅。另外,不於當社置倉,移設於州縣。

關中倉廩底子薄弱的問題,隋文帝早已洞悉,故有建渠以利漕運的構想。文帝扛算在渭水之南開鑿一條漕渠用來運輸漕糧,詔宇文愷率水工鑿渠。宇文氏引渭水,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名曰廣通渠。轉運通利,關內賴之。又令郭衍開渠引渭水,漕運四百里以實關中。洛州置河陽倉,陝州置常平倉,華州置廣通倉,轉相灌注。廣通倉位於渭河口附近的渭河南岸,成為漕船停舶的碼頭。漕渠運關東漕糧到關中是「移粟就民」,「就食洛陽」則是「移民就粟」,做法有別,但都是以關東糧食救關中不足。

[主要參考資料]

<隋文帝與開皇十四年旱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