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商周時代,中國人已開始釀製黃酒。黃酒,顧名思義,其色澤呈黃色,主要以稻米為原料釀製,也可用黍米、小米、玉米,是一種糧食酒。和白酒不同,黃酒沒有經過蒸餾,酒精含量相對較低。
農業發達,五穀豐收,黃酒因而大量釀造,酒器也款式多樣。劉邦項羽鴻門宴喝的是黃酒,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喝的是黃酒,甚至李白杜甫喝的都是黃酒。今天馳名中外的紹興花雕,便屬於黃酒,用優質糯米,上好的酒麴加上當地泉水,按古法釀製再窖藏數年而成。
相比之下,白酒歷史較短,普遍認為源自元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有以下記載: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辛、甘、大熱、有大毒。過飲敗胃傷膽,喪心損壽,甚則黑腸腐胃而死。與薑、蒜同食,令冷水、綠豆粉解其毒。
白酒,又名燒酒,製酒過程中,用到蒸餾技術,對酒精進行提純,使得酒的濃度大為提高,口感亦要比黃酒強烈。元人忽思慧《飲膳正要》提到「阿剌吉酒」:
味甘辣,大熱,有大毒。主消冷堅積,去寒氣。用好酒蒸熬,取露成阿剌吉。
《本草綱目》指火酒即阿剌吉酒,該是二名同謂。阿剌吉一詞,一說為「阿拉伯」的諧音,一說為色目人語言中「出汗」的意思。由此可知白酒非來自中國本土,乃中西文化混合的產物。
阿拉伯人發明了蒸餾酒技術,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發動西征,滅掉阿拉伯帝國,帶走了蒸餾酒技術,並將之東傳。從此酒精蒸餾技術融入中國傳統,酒精度數更高的白酒,使彪悍的蒙古人為之風靡,飲酒之風更加酷烈,數位元朝皇帝因酗酒而死。
不過,白酒在漢人士大夫階層傳播畢竟有限,士大夫欣賞釀成黃酒的上等工藝。至於一般老百姓,所飲多為米酒、果子酒。他們不愛高烈度的酒。
自宋代起,政治、文化、經濟重心南移,致使黃酒生產集中於南方數省。蒙古人在大都 (今北京) 建立元朝,令燒酒在北方迅速普及,黃酒生產逐漸萎縮。南方則飲燒酒者不如北方普遍,黃酒生產得以保留。元朝滅亡後,明代上流社會品鑒酒類,仍以黃酒為主,他們根本不把白酒放在眼內。有文人還宣稱燒酒有毒。名門望族保持對葡萄酒的愛好,白酒淪為供底層窮人飲用。
黃酒雖佔主流地位,但其釀造原料畢竟是大麥小米,用途優先作為主糧,易受戰亂饑荒糧食緊張影響。白酒釀造原料為高粱,是不適合直接食用的穀物,卻非常適合釀酒。發展至清乾隆時期,北方白酒生產量已超過黃酒,《清高宗實錄》有「燒酒之盛行,則莫如河北五省」,孫嘉淦<請開酒禁疏>有「河北五省燒酒盛行,特以飲少輒醉,其價易售,人皆樂其便易,故造之者多,則是造酒之由」,皆為明證。
晚清以後,黃酒產量逐年降低,但仍是士大夫們心愛之物。民國北洋政府設宴,依舊用上等黃酒招待客人。白酒產量大,始終贏不到高消費群體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