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局在麥理浩年代遭遇重大變革。1973 年,該局開始負責公共衞生和文娛康樂事務。局內原有十六個議席,一席官守主席、一席官守副主席、四席官守議席、十席非官守委任議席和十席民選議席。麥理浩大刀闊斧將所有官守議席裁撤,非官守委任議席和民選議席各佔十二席。此外,市政局獲給予更大的財政自主,主席和副主席分別由議員互選產生。改組後首任市政局主席為委任議員沙理士,1981 年,主席由民選議員張有興取代。
市政局是英治香港唯一民選機構。儘管成為選民的門檻極高 (符合一定教育程度,收入達至一定水平並需要納稅,屬專業團體成員) 令大部份基層市民對有關選舉反應冷淡,1973 – 1982 年,市政局議員辦事處平均每年收到的市民投訴,遠多於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辦事處所收到的,反映市政局代表市民申訴的角色明顯增強。市政局的選民限制要到區議會成立才逐步放寬。
區議會屬香港最基層的議政組織,其設立目的是希望鼓勵市民參與地區行政,增強官民溝通,提高政府的透明度。1981 年 1 月,麥理浩發表《地方行政白皮書》,落實各區區議會設立計劃。港島和九龍佔十區,新界佔八區。每區成立一區議會。區議員經選舉產生,候選人通常是各地區居民組成的互助委員會主席 / 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區議會主席方面,港島及九龍諸區由民政主任擔任,新界諸區則由理民官出任。
1982 年,首屆區議會選舉舉行,共選出一百三十二名民選區議員。區議會選舉的投票資格較以往的市政局選舉大為放寬,任何年滿二十一歲、居港滿七年的香港市民,均符合投票資格。故此,當年選舉的投票率,較昔日的市政局選舉顯著上升。是次選舉為香港有史以來首個大型選舉,標誌著香港邁向民主普選的重要一步。市政局後來亦參考區議會的選舉模式和選民資格的規定。
港府向區議會提供撥款,舉辦社區活動,改善社區質素。區議員更不時與港府代表會面,拉近官民關係。
麥理浩本來還構思設立區域市政局,為新界八區及離島提供食物衞生、清潔街道、文娛康樂設施、管理食肆等市政服務。自此,香港政制發展成為行政立法兩局、市政局和區議會的三層垂直層級架構,讓不少有意從政的人士由區議會逐步晉身市政局、再進入立法局。
誠如胡適所言,民主是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生活方式。麥理浩在區議會選舉中降低合資格選民的門檻,讓基層都有份參與,連帶影響市政局選舉,這是要給基層享受民主的好,繼而擁護民主。有謂扶植香港民主是英國與中國談判香港前途問題時所使用的籌碼,不排除這個可能性,要之,此舉確實是種下一顆很有價值的種子。雖然當時區議會和市政局並不是全部由直選產生,但香港普羅市民對民主選舉的嚮往,往後鍥而不捨地爭取,實肇始於此。
97 主權移交後,以行政長官董建華為首的特區政府,以改革市政服務為理由,宣佈廢除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代之以兩個新成立的官僚部門 – 食物環境衛生署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史稱「殺局」。董建華「殺局」的原因有二:
1. 市政局權力過大,擁有獨立財政、土地使用權,並有政府部門市政總署執行其決策,儼如獨立王國。
2. 民主黨在兩局擁有較多議席,特區政府為了打擊民主黨,故取締兩局,避免他們阻礙特區政府管治。
關於 2,民建聯成員鍾樹根接受訪問,提到:
……當時形勢上我們一定要支持殺局,因為連民主黨也一併殺了,他們在局內人多,我們想他們死,所以要殺局,連自己都賠上了,自己前途都堵塞了……(<鍾樹根痛失 24 年議席: 「我從政 Timing 不好」>)
本來市政局歷史悠久,經過麥理浩改革,更成為政黨發展及培育人才的土壤,豈料竟因董建華及建制派的私心,被消滅了。香港對民主普選的落實,始於麥理浩,卻受挫於「殺局」。「殺局」是特區政府無民主一象徵性標誌。
2021 年,中共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決定,強調要由「愛國者治港」,多名民主派區議員喪失議席,更有消息指可能重設委任議席。數十年過去,香港政制是進步抑或倒退,一目了然。